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警惕非法荐股 谨防“馅饼”变“陷阱”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06日

    ■朱宝琛

    近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求是》杂志刊发了题为《奋力开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署名文章。在“下一阶段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部分,文章提出,整治非法荐股等乱象,坚决打击误导投资者、侵害投资者财产安全的违规行为。

    非法荐股是指无资格机构和个人向投资者或客户提供证券投资分析、预测或建议等直接或间接有偿咨询服务的活动,形式包括网络直播荐股、社交平台荐股、软件荐股、培训荐股等。

    从事非法荐股的人往往以“大师”“股神”等自居,但通常缺乏从业资质,他们以“分享炒股技巧”“大佬看盘”“高手指导”为噱头,通过展示虚假盈利截图、声称拥有“内部渠道”等形式从事非法荐股活动并骗取高额费用,严重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不少投资者看中的是“大师”过往的“辉煌”业绩,希望跟着“大师”一夜暴富。殊不知,这些“辉煌”业绩都是包装出来的。投资者轻信“大师”,结果往往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对于非法荐股,证券监管部门的态度一直是“零容忍”,通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与公安机关联合办案等方式,加大全链条打击力度,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从投资者的角度看,投资者一定要擦亮眼睛,避免落入不法分子精心编织的陷阱。一方面,要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增强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对“内幕消息”“稳赚不赔”“一夜暴富”等各种夸张的宣传保持警惕,时刻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另一方面,要谨慎甄别荐股行为,认真核实相关机构和人员的资质,确保选择合法、正规的投资咨询渠道。如果遇到声称付费就能推荐“牛股”的情况,一定要果断拒绝,并向相关部门举报。

    当然,市场各方也需发挥合力,铲除非法荐股的滋生土壤。券商等金融机构要多渠道、立体式开展投资者教育活动,做好风险提示,切实担起投资者保护的责任;媒体要发挥好引导作用,提升内容的专业性和可读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投资者如何判断非法荐股;相关平台要加大治理力度,通过禁言、关闭账号等方式,切断各类非法证券活动的传播渠道。

    投资没有任何捷径可走,投资者一定要保持理性,谨防“馅饼”变成“陷阱”。

分享: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无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