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知产”变资产需多管齐下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26日

    田鹏

    近日,随着两单知识产权融资案例的落地,知识产权话题热度持续高涨。

    其中一单为武汉理工数字传播工程有限公司的数据产品知识产权,借助上海数据交易所数据资产交易服务系统,成功获得1亿元银行授信;另一单则是以洛阳市25家科技创新企业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债权作为基础资产,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华泰-洛阳国宏产融知识产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专精特新)”,发行规模为1.33亿元。

    尽管上述两单融资案例在资产标的的类型选择、所依托的融资平台以及具体的融资形式上,均呈现出较为显著的差异,但追根溯源,二者本质上都是对知识产权价值的深度挖掘与高效转化的成功践行,为“知产”向资产的转化探索出极具价值的可行路径。

    事实上,知识产权融资作为一种创新的融资方式,通过将知识产权转化为有价值、可交易的金融资产,为相关企业提供了更加灵活多样的融资渠道。从实践效果来看,除上述两单案例外,据了解,截至目前,北京、上海、湖北荆州、辽宁大连、长沙等地,均已先后在知识产权融资领域展开积极探索。

    更为关键的是,这种创新融资方式宛如一块强力磁石,将更多资本吸引至科技创新领域。科创企业向来有着研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大、风险系数较高等特性,而知识产权融资凭借持续吸引资本关注,能够为这些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与此同时,随着未来知识产权融资案例不断落地,必将对更多科创型企业产生巨大的吸引力。这不仅会引导众多企业深刻认识到知识产权所蕴含的重要价值与无限可能,促使它们更加重视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与运用,还将进一步激励企业加速对创新的探索步伐。如此一来,资本、创新与企业发展之间将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有力推动整个科创生态系统的蓬勃发展与持续繁荣。

    正因如此,进一步打通“知产”变资产通道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笔者看来,要实现这一目标,需多管齐下。

    第一,完善知识产权评估体系至关重要。当前,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缺乏统一、科学的标准,严重制约了其资产化进程。因此,需整合专业的评估机构、行业专家、科研人员等多方力量,构建一套综合考虑技术创新性、市场前景、法律稳定性等多维度因素的评估模型。同时,加强评估机构的监管,确保评估过程的公正、透明,提高评估结果的可信度与权威性。

    第二,强化金融创新是打通通道的关键一环。金融机构应积极探索多样化的知识产权融资产品与服务模式。例如,建立知识产权融资风险分担机制,通过引入保险机构、担保机构等,分散金融机构的风险,增强其开展知识产权融资业务的信心。

    第三,提升企业知识产权意识与运营能力不可或缺。企业作为知识产权的创造主体,应深刻认识到知识产权不仅是一种无形资产,更是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与经济效益的宝贵资源。企业要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从研发、申请、保护到运营,进行全流程规划与管理。同时,积极培养和引进知识产权运营专业人才,提升企业自身的知识产权运营水平,更好地实现“知产”到资产的转化。

    如此一来,方能切实打通“知产”变资产通道,为科创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推动我国经济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分享: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无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