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种养循环”是养殖业的必然选择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02日

    肖艳青

    近年来,我国养殖产业快速发展,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未经处理的养殖粪污会对土地以及地表水、地下水产生一定的危害。如何处理行业发展与水、空气、土地等自然资源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双碳”目标下,企业绿色发展已成为必选项,种养循环的发展模式逐渐成为养殖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通俗地说,“种养循环”是把农田里产出的粮食加工成饲料用来养殖,养殖产生的粪污经过处理再投入农田,是把种植业和养殖业结合起来的一种循环经济模式。比如,牧原股份通过“养殖—水肥—农田”方式实现的“猪养田,田养猪”的生态循环经济模式。

    从技术层面看,科技创新为种养循环提供了条件。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养殖企业持续对养殖装备进行迭代升级,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固体制成有机肥,液体制成水肥。同时,在养殖场附近规划相应的农田,将制好的水肥经过管道送往周边农田,因地制宜按需进行灌溉施肥。

    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养殖场的粪污排放问题,同时也能帮助改善土壤。种养循环解决了养殖业污染的重大难题。

    从企业经营方面看,种养循环有利于养殖企业降本增效。养殖成本控制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中的饲料成本控制更是重要环节。种养循环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保障原粮供应,不仅可以降低饲料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还能助农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从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算起,我国提出循环经济发展已有20年。《“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明确主要目标为,到2025年,循环型生产方式全面推行,绿色设计和清洁生产普遍推广,资源综合利用能力显著提升,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此外,《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等政策的推出,也进一步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方向已指明,政策持续加持。未来,随着物联网、5G、人工智能等科技的发展,预计种养循环将继续朝着更加智能化方向发展。同时,种养循环绿色发展模式也将成为推动养殖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分享: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无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