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两万辆俱乐部”持续扩容预示了什么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27日

    ■龚梦泽

    今年以来,国内新势力品牌销量基本实现了大幅增长。截至10月份,不管是以50万元均价蝉联豪华新能源车榜单的问界M9,还是年内累销21.1万辆,排位一路上升的零跑汽车,又或是凭借“增程”和“换电”鲜明标签、已站稳高端市场的理想和蔚来,纷纷上演了中国新能源车市的“奇迹”。

    不知不觉,曾经难以企及的2万辆月度销量,正成为新势力车企稳定基盘,滚动发展的“及格线”——按照2024年前10个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33.9%来看,低于这一增速水平的新能源车企都有被淘汰的风险。尤其是那些月销量还不及1万辆的腰部以下、边缘化的企业,大有被清下牌桌的风险。

    月销量2万辆,意味着平均每天全国门店要卖出667辆车,需要额定25万辆年产能的工厂拉满利用率,需要两条至三条大中型冲压生产线对应配套……一系列数据揭示了在如今的中国汽车行业,“想要及格”有多么不易,也映射出新势力车企之间竞争之激烈,更预示着整个汽车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重塑。

    头部新势力车企凭借技术创新和精准的市场策略,已经实现了销量的显著增长,但只要产品、销售策略得当,依然有机会取得可观的增长。同时也表明,随着新兴技术迭代和全新商业模式挑战,车市即将进入竞争分层的新阶段。

    笔者认为,众多新势力头部车企擅用竞争优势,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从积极的一面来看,这有助于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行业提供了非常值得观察的高质量发展样本。当更多拥有规模化优势的车企出现,不但能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物美价廉的产品,更有助于增强中国汽车制造的整体实力。

    但另一方面,“强者恒强”的格局趋势极易产生市场垄断,导致整个行业的活力下降。对企业自身而言,拥有较高市场占有率的车企,在创新研发的脚步上往往会慢下来。

    笔者建议,接下来,新势力车企应继续坚持长期主义、技术创新,掌握自身发展的“呼吸节奏”;加强供应链的整合与优化,提高采购效率,跳出“增收不增利”的怪圈;同时,加速国际化布局,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资源整合和市场拓展。

分享: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无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