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理财频道>> 理财要闻 >> 正文内容

期指一年开户7万:成交额超现货 亏损超八成

来源:投资者报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18日

《投资者报》记者 薛玉敏

一年前,股指期货登场之日,市场群情激昂,对其寄予厚望。

一年后,有关股指期货的消息少了很多。其抑制股票现货市场过度波动以及机构套期保值的功能,都未有明确的体现,看起来仅是个演习板。

尽管如此,股指期货还是受到一群偏爱高风险投资者的追捧。截至4月12日,期指累计成交金额高达43万亿元,远远高于现货市场沪深300指数22万亿元的成交额度。

高涨的热情并未带来预期的成果,《投资者报》记者通过多方采访了解到,频繁的日内交易致使参与者亏损达到八九成。

一年开户数7万

表面看着冷清,实际被热捧。

尽管股指期货见诸媒体的内容很少,但是投资者参与股指期货的热情并未受到影响。

去年4月16日,股指期货上市首日,成交量为5.85万手,持仓量3590手,成交持仓比达16.28倍。经过一年的运行,期指的成交量和持仓量节节攀升。

截至今年4月12日,期指累计成交量4730万手,累计成交额43万亿元,而沪深300指数累计成交额仅有22万亿元,期指成交额已是现货市场的1.9倍。

期指持仓量也在逐渐增长,日均持仓3万手,成交持仓比从最早的20比1下降到5比1,已经逐渐接近海外成熟市场的水平。

投资者结构没有多大变化,如此高的成交量主要靠个人投资者的参与。

上市首日,开户数量仅为9137户,一年后,开户数超过了7万户,其中机构客户接近1000户,个人投资者占比超过98%,个人客户主要来自商品期货市场老客户以及证券市场交易经验比较丰富的投资者。

两次套利机会

股指期货有三个作用:投机、套利、套期保值。对于喜欢高风险的投资者来说,投机可以满足高收益,而对于追求低风险稳定回报的投资者来说,套利则是合适的赚钱工具。

金鹏期货分析师陈锦青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过去一年来,股指期货最好的套利机会出现过两次。

一次是4月份,股指期货刚上市。上市首日,主力合约IF1005开盘相对沪深300指数的溢价就接近100点,盘中价差则有相当长的时间维持在100点以上。合约IF1009和合约IF1012当日相对沪深300指数的价差,更是一直维持在150至300点之间。

期现价差在随后的数个交易日有所收窄,不过依然处于高位(近月合约为30至40个指数点,远月合约在150个指数点以上),直到4月末市场显著下跌之后,价差才回归到较为合理的水平。

第二次则发生在10月份。去年国庆节之后A股市场出现的单边上涨行情,再次将股指期货市场非理性“喧嚣”的一面暴露。近月合约的期现价差,期间两次重回百点水平,且持续时间均达数个交易日之久。例如2010年10月25日当月合约与沪深300指数的尾盘价差达125点。

“股指期货最大的套利机会经常发生在单边趋势性市场内,而震荡市中,套利的机会则少很多。”陈锦青分析道。

亏损者居多

做空做多都能赚钱,看起来比股市多了一个赚钱的渠道,但实际操作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一不留神就可能赔钱。

一位专门从事股指期货的个人投资者告诉《投资者报》记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搏杀,大部分投资者都伤痕累累,不少投资者只能挥泪离别,如果不是靠自己多年的商品期货经验,也很难赚到钱。

冠通期货分析师郭瑞负责的客户也是亏损居多,比例大概有八九成。他举例说,有个陕西客户拿了400万资金,到最后仅剩下了10万元左右,这位陕西客户的操作方法是看5分钟图,日线操作频繁。

他告诉记者,还有很多人习惯看10秒钟图形来做,也有人看30分钟图。他目前指导客户多以日内短线为主,一天内抓住两三次机会,但是他也承认,效果没有那么理想。

早在股指期货首日上市时,中国国际期货北京营销中心金融工程部总监帅本华就告诉《投资者报》记者,初期操作要谨慎,要减少操作次数。投资者一定要对大趋势有了把握之后再去做,不能说是刚开始做多,一看形势不对又改成做空,反反复复,这样非但赚不到钱,还要给期货公司交一大笔手续费。

“在股市待久了,转到期货市场,很多投资者肯定会为其T+0的交易制度欣喜不已,操作次数也就难免频繁起来。这是很多人的通病。”帅本华说。

他赚钱的诀窍也是靠着中长线操作,他告诉记者,他一年下来的收益能有30%。

郭瑞还提到一个大部分客户以亏损出场的原因:因盘子小,对手盘常常会发生不够的情况。例如,你在软件下单的时候,作出开仓指令,一手来买,但是却有10手在卖,没有对手盘来接,因此成交价格常常出现大的落差。

炒作气氛降温

股指期货运行初期,一个明显特征就是炒作气氛强烈,盘中经常出现90度急拉线。进入2011年后,盘中急拉急跌的情况少了很多,运行开始趋缓。

郭瑞认为,主要原因在于之前散户占主导位置,不过随着基金、券商、保险等机构投资者开始运用套期保值,股指期货开始理性起来。

截至3月份,有超过35家机构通过股指期货套期保值,来管理自营头寸风险,套保总持仓数量超过17000手,占市场总持仓量的30%。机构通过套保,规避了股票现货市场的系统风险,锁定了收益。

金鹏期货的一份统计显示,2010年29家证券公司运用股指期货有效对冲股票现货市场风险,减少了现货资产损失近17亿元,为保护自营资产价值发挥了积极作用。

记者了解到,目前,机构投资者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的政策正逐步出台。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的政策已颁布实施;QFII参与的政策已完成征求意见;信托公司、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的政策正在积极研究推出。 2011年管理层引入机构投资者的力度明显增强。

来源:投资者报

责任编辑:薛玉敏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