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宏观经济 >> 正文内容

当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先行者 2023年国家级经开区外贸外资占全国比重均超24%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25日

    本报记者 刘萌

    今年是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国家级经开区”)设立40周年。10月24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家级经开区是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国家队”。2023年,国家级经开区进出口总额10万亿元,实际使用外资395亿美元,占全国比重均超过24%。

    仅占全国千分之三国土面积的国家级经开区为何成为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的“主力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陈建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政策优势、产业集聚、基础设施完善和开放平台作用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吸引外资、促进贸易的“磁场”,使得国家级经开区在较小的土地面积上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肖本华表示,坚持扩大开放,坚持改革创新,充当改革开放的试验田,通过不断地优化投资硬环境和软环境,国家级经开区成为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的“主力军”。

    1984年,在借鉴经济特区成功经验基础上,我国在沿海12个城市设立了首批14家国家级经开区。随着对外开放向纵深推进,国家级经开区布局不断向内陆扩展。如今,国家级经开区数量达到229家,遍布31个省份。

    何亚东表示,作为国家级经开区工作的牵头部门,商务部在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突出政策引领;二是突出招商引资;三是突出产业培育;四是突出国际合作;五是突出经验分享。

    10月20日召开的国家级经开区40周年座谈会提出,要深刻认识国家级经开区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打造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试验田,当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先行者,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示范区,争做区域开放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推动者,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生力军,努力开创经开区工作新局面。

    何亚东表示,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和地方,一要推动相关支持政策出台,并切实转化为改革成效;二要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加大引资稳资力度,为招商引资和企业服务提供更多支持;三要进一步优化管理和服务,加强全周期管理。

    陈建伟预计,优化营商环境、强化产业升级、推动投资贸易便利化、加强人才引进等方面支持政策或将出台。这将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形成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外资集聚区,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肖本华建议,针对国家级经开区发展的瓶颈问题,从行政审批、产业空间、财税金融等方面出台支持政策,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创新招商引资方式,通过产业链招商、产业基金招商等方式,拓展招商渠道、完善招商方式、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加大引资力度。

分享: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无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