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14日
本报记者 刘萌
9月12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推动服务贸易制度型开放,促进人才、资金、技术、数据等资源要素跨境流动。
当前,全球服务贸易和服务业合作深入发展,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进程不断加快,服务贸易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据世贸组织统计,2013年至2023年,全球服务出口年均增长4.9%,约为货物出口增速的两倍,服务贸易占货物和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增加到四分之一。
我国持续推动服务贸易发展,2023年全国服务进出口6.6万亿元,同比增长10%,规模创历史新高。据商务部最新数据,2024年1月份至7月份,我国服务贸易继续快速增长,服务进出口总额42301.8亿元,同比增长14.7%。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陈建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中国服务贸易开放程度不断提升,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尤其在推动制度型开放方面表现突出。政府积极促进人才、资金、技术和数据等资源要素的跨境流动,以增强国际竞争力,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肖本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纵深推进服务业开放,不断扩大服务贸易对外开放领域范围,通过自贸区和自贸港等对外开放平台在服务业对外开放上先行先试,开放程度大幅度提高。
以建立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为例,2021年7月份,商务部率先在海南自贸港发布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经过探索实践,今年3月份,商务部发布适用于全国范围和自贸区的两张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在更大范围内推进自主开放,在全国形成了跨境服务贸易领域梯度开放体系。
“但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不强,还存在着一些限制措施,市场准入的效率还不高,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CPTPP)、《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国际经贸新规则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肖本华说。
谈及具体应从哪些方面推动服务贸易制度型开放,陈建伟认为主要有四个方面:首先,优化政策环境,通过制定与国际最高标准对接的法律法规,提升开放的透明度和可预期性;其次,实施更为灵活的市场准入机制,积极推动负面清单管理,鼓励外资企业深度参与本土市场;再次,强化数字经济基础设施,促进数据跨境流动与保护的平衡,推动数字服务贸易的创新发展;最后,深化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服务贸易规则的制定与谈判,通过多边和双边渠道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对于如何促进人才、资金、技术、数据等资源要素跨境流动,陈建伟表示,一是建立多元化的国际交流平台,鼓励各国在教育、科研和创新领域的合作与互动;二是简化跨境投资和人才流动的政策法规,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条件以吸引国际资本与高端人才;三是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链合作,建立跨国企业与本土企业的协同机制,实现优势互补;四是利用数字化手段提升资源流动的效率和便利性,构建全球化背景下的资源要素优化配置体系。
肖本华建议,在促进人才、资金、技术、数据等资源要素跨境流动中,要坚持开放和安全相协调,以更好地“管得住”推动更大力度地“放得开”。比如,对数据跨境流动可采取正面清单加负面清单的模式加以推进,并且在促进跨境流动的同时加强监管能力。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