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银行 >> 正文内容

年内上市公司认购理财产品金额同比降逾三成 结构性存款最受青睐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30日

    本报记者 彭妍

    近期,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关于购买理财产品的相关公告。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8月29日,今年以来已有858家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普通存款、结构性存款、银行理财、证券公司理财、信托、基金等),认购金额合计超5533.02亿元,同比下降36.34%。

    尽管年内上市公司认购各类理财产品的总规模大幅下降,但从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偏好来看,结构性存款占比依然最高,年内认购规模为3594.42亿元,占比达64.96%。

    对于结构性存款受到上市公司青睐的原因,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杜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是结构性存款产品流动性较好,上市公司能够在需要时将其迅速变现,用于日常运营、支付账款或应对突发情况,从而保持较高的资金灵活性。二是结构性存款产品受到市场波动影响较小。上市公司通过投资该产品,可以降低投资期间市场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从而保持较为稳定的收益。

    除结构性存款之外,银行理财产品也是众多上市公司青睐的理财产品类型。数据显示,截至8月29日,今年以来上市公司认购银行理财产品金额合计为457.45亿元,占比8.27%。

    为何今年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热情下降?在业内人士看来,其中有多方面原因。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杨海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降温,原因可能在于:首先,在新“国九条”出台的背景下,部分上市公司在市值管理或者分红方面的支出有所上升,影响了可配置购买理财产品的资金额度;其次,基于相关主管部门和自身的战略要求,上市公司更加聚焦主责主业;再者,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总体上呈现下行态势,吸引力有所下降。

    在杨海平看来,上市公司的闲散资金本质是战略上的冗余资源,而冗余资源是复杂环境下提升发展韧性的战略性支点。基于这一判断,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要在其资金计划之内进行安排,而资金计划要服务主业,面向战略。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还要充分考虑监管部门和主管部门的合规要求。

    随着监管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市场利率的变化,不同类型的理财产品将面临不同的发展机遇。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认为,未来,理财市场会继续分化。随着监管政策的趋严,银行理财会更加注重风险控制,回归资产管理的本质。为了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市场上可能会出现更多创新性的理财产品,未来的理财市场会出现结构性增长。

    杜阳表示,未来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需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了解理财产品的期限和流动性要求是否与公司的资金需求匹配。二是公司应了解所购买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产品结构和风险。有些理财产品结构复杂,包含衍生品或其他风险较高的金融工具。公司在购买此类产品时,应确保对产品结构和潜在风险有清晰的理解,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选择与自身需求不相匹配的理财产品。三是公司购买理财产品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特别是上市公司可能受到更严格的监管要求。公司应确保购买理财操作符合公司治理和财务报告的要求,避免因合规问题导致监管处罚或财务信息披露问题。

分享: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无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