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要闻 >> 正文内容

国产机器人产业走向高端宜下好三步棋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贾丽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29日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数据显示,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已成为全球机器人科技创新、应用拓展和行业治理的重要力量,相关有效专利超19万项,占全球比重约三分之二。十年来,我国机器人产业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历史性跨越,阔步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今,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和消费国。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也成为科技竞争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中国机器人产业的突飞猛进与产业链的逐步强大息息相关。然而,行业也面临场景应用不足、模型训练成本高等难点。人形机器人目前普遍造价较高,尚未找到触发广泛需求的场景,高质量有效专利规模仍待提升。
 
    当下,我国机器人产业正从“量变”向“质变”高速迈进,向高端市场进击。笔者认为,进一步破解发展难题,各方宜下好这三步棋。
 
    其一,集中力量攻坚、增强自主性。目前多家企业在传感器、柔索驱动等关键技术环节取得突破。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应以创新力量集中攻关高端芯片、高精度控制、伺服电机、减速器等相对薄弱的核心技术环节,建立更为完整知识产权,提升自主化率;畅通国际合作模式。
 
    在AI、具身智能等技术交叠的新时期,产业链还应着重加快柔性化、多模态、交互性等技术的创新发展,推动大模型和具身智能技术的融合进入深水区,加速迭代机器人的智能水平。
 
    其二,注重实用性、以技术优势降本。针对不同场景,发展仿真、重载、蛇形臂等多样化机器人,普及“脑、眼、手、脚”协同能力较强的复合机器人,从而提高加工效率和精度,实现多空间融合作业,构建产业的多元化生态,推动各类机器人向对应的重点领域渗透,让其真正成为我国实体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力量。
 
    同时,相关企业还可以紧扣场景,以数据反哺应用,提升机器人实用性和智能化,并推进算力等资源的普惠化降本,从而形成规模发展的良性循环。
 
    其三,强化金融支持、提升牵引性。面对众多企业面临的投入大、引资金难等问题,各地可以构建扶持平台及细化政策,为机器人产业及企业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成立专项人才及产业基金,布局高等级创新平台,满足检测验证、快速打样和柔性制造等需求,帮助企业缩短研发及产品上市周期;推动行业形成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生态。
 
    中国机器人产业正处于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的关键时期。抓住这一契机,充分发挥机器人的“智慧力”和“实用性”,拓宽“机器人+”应用体系,方可更好地激发机器人产业的新质生产力潜能,促进生产要素的创新配置,进而支撑相关产业的升级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分享: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梅茜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