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要闻 >> 正文内容

千万别误读了房屋养老金制度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杜雨萌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28日

      最近一段时间,房屋养老金的话题频繁冲上热搜榜,尤其是一些诸如“设立房屋养老金,业主又要掏钱”“这是变相的房地产税”等言论的出现,更是引起了众多居民的广泛热议。笔者认为,这是对房屋养老金的误读。
 
    房屋养老金由个人账户和公共账户两部分组成。其中,个人账户即为业主交存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交存按现行规定执行。而对于引发舆论热议的公共账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相关司局负责人8月26日回应称,公共账户按照“取之于房、用之于房”“不增加个人负担、不减损个人权益”的原则,由政府负责建立,从试点城市看,地方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一点、土地出让金归集一些等方式筹集,目的是建立稳定的房屋安全管理资金渠道,不需要居民额外缴费,不会增加个人负担。
 
    房屋养老金制度的提出,归根结底在于加快构建全生命周期房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此前披露的一项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中国城镇既有房屋中建成年份超过30年的接近20%,意味着这些房屋将进入设计使用年限的中后期,该比例还将不断增加,预计到2040年前后近80%的房屋将进入这个阶段。房屋的老化不仅仅是数字上的房龄增长,还直接关系到居住者的安全与福祉。正如人要借助养老金等资金渠道养老一样,房地产迈入存量时代后,房屋也要想办法提前谋划其未来几十年的“养老”工作。
 
    从目前的制度来看,尽管自1998年起我国已建立了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专项用于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保修期满后的维修和更新、改造等方面,但随着房屋及其附属设施设备的加速老化,一方面,维修资金需求将逐年增加,特别是一些已开始进入“中老年”的房屋,未来有可能出现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不足以覆盖房屋维护需求的局面;另一方面,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制度主要覆盖普通商品住宅,自建房、老旧小区仍缺乏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而已有的专项资金也存在使用门槛高等问题。
 
    笔者认为,尽管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已明确被用于商品房的维修养护,但随着我国城市更新行动的扎实推进,仅依靠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将难以满足持续增加的维护改造需求,因此,亟需增量资金入场,这也是房屋养老金公共账户补缺位的根本内因。无论是房屋养老金的个人账户还是公共账户,其目标均是为了加强既有房屋的安全管理,即共同保障房屋全生命周期的安全。
 
    从资金使用来看,目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明确,房屋养老金个人账户按照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规定,专项用于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保修期满后的维修和更新、改造。公共账户资金主要用于房屋体检和保险等支出。从公共账户的资金补给来说,笔者认为,除了按一定比例计提项目土地出让金、给予一定财政补贴外,未来,创设配套金融产品等或是重要探索方向。
 
    目前,22个城市已经开始试点房屋养老金制度,并取得初步成效。未来,随着这一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推广,将有越来越多的“中老年”房屋增厚对抗时间流逝的底气,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分享: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梅茜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