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要闻 >> 正文内容

积极“应考”中期分红 近300家A股公司拟派现超千亿元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田鹏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23日

      随着半年报进入密集披露期,A股上市公司“应考”中期分红情况如何?整体来看,2024年拟进行中期分红的公司家数呈现明显增加。
 
    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22日记者发稿,共有295家公司发布中期分红方(预)案或进展情况,同比增长52.06%,涉及分红总额达1083.26亿元。其中,277家拟进行中期分红,拟分红金额为1042.77亿元;18家已实施中期分红,分红金额合计为40.49亿元。
 
    平安证券研报表示,长期稳定的现金分红是衡量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重要标志,持续的现金分红需要稳定的盈利做支撑,能够实现长期现金分红的公司往往是盈利能力较强、基本面质地优秀的公司。
 
    制造业是分红“主力军”
 
    记者梳理发现,从行业来看,制造业是分红的绝对“主力军”。数据显示,上述295家公司中,有205家属于制造业(按证监会行业分类标准),占比高达69.49%。
 
    中国金融智库特邀研究员余丰慧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上半年,制造业企业业绩表现较好,具备较强的盈利能力,有足够的现金流来进行分红。
 
    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上述205家制造业企业中,已有133家披露2024年半年报,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464.23亿元,实现净利润436.40亿元。
 
    其中,万华化学作为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榜首”,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970.67亿元和89.72亿元。公司发布首个半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公告显示,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5.2元现金红利(含税),共计分配利润总额为16.33亿元,占今年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近20%。
 
    从公司属性来看,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充分发挥引领作用,纷纷拿出高额分红,回馈广大投资者。数据显示,在中期派现金额超过10亿元的11家公司中,有7家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其中,中国移动决定向全体股东派发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每股2.60港元(含税),同比增长7.0%,合计分红规模达557.70亿港元(约510.27亿元人民币)。中国移动表示,公司2024年全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占当年股东应占利润的比例,较2023年将进一步提升,持续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
 
    监管持续的引导与规范
 
    A股上市公司中期分红“大军”壮大的背后,除了来自经营能力的支撑,还离不开监管的持续引导与规范。
 
    一方面,一系列政策鼓励上市公司进行合理分红,引导企业树立回报股东的意识。
 
    例如,今年3月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意见(试行)》提出,推动一年多次分红;4月份,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增强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推动一年多次分红、预分红、春节前分红。
 
    另一方面,监管对上市公司的分红行为进行规范,确保分红的真实性、合理性和可持续性,防止企业不恰当分红行为的产生,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例如,上交所方面,4月14日晚间,某上市公司收到上交所关于公司利润分配方案的监管问询函。上交所要求公司结合近年盈利水平、资金使用情况,补充说明公司货币资金余额较高且多年盈利的背景下,连续多年不或少现金分红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存在大额资金闲置的情况。
 
    深交所方面,4月23日,深交所发布公告,某上市公司因工作人员疏忽,公司年度报告中关于公司的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情况中现金分红金额以及现金分红总额披露有误,被深交所下发监管函;6月14日,深交所向另一家上市公司下发监管函,要求其吸取教训,及时整改未履行分红承诺的行为,进一步增强分红意识,提高投资者回报水平。
 
    余丰慧表示,投资者分享上市公司成长带来的收益和回报是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市公司积极实施现金分红,对公司高质量发展和资本市场健康运行均具有重要意义。

分享: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梅茜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