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金融报 作者: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王晓亮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15日
本周,A股市场进入“数据周”,3月份经济数据将陆续公布,通胀情况、经济增速、信贷数据等,将成为下一步政策取向的关键。而每到月中这个时间点,行情走势总会不太顺畅,上月就是因为CPI超预期导致沪指从3000点上方扎下,本次历史还会重演吗?
行情演化有时就是某种心理层面的博弈,利空利多超预期,才会有杀伤力和爆发性,否则,充分预期下的消息一旦公布,走势往往会向着相反方向发展。现在预测上月的CPI在5.3%左右,4月到期票据量巨大或会再引发存款准备金率调高,那么,这种预期的反应,就是这两天指数在3000-3050点之间的反复纠结。可以说利空没什么大不了的。消息面最为困惑的周三都已经挺过来了,还有什么可以担心的呢?回顾周三早间,我们看到的是外盘的大跌、日本核危机调至最高级、国内舆论面是“房价问题影响全局”的报道,大有去年4月份房地产调控加码股市为之买单那一幕再现之势,但行情的表现是低开高走,3000点失而复得,其实从中期战略角度,多头已略胜空头一筹,空头底牌将尽之际,拿什么来打击投资者的信心呢?
不过,判断A股大势整体无忧,并不表示一味做多、不讲战术策略地买股票就可以赚钱。事实上近来赚钱还真有些难度。指数从2900点一路而上,盘面一片繁荣的背后,券商营业部民调显示,又有许多投资者在感慨“赚指数不赚钱”。这是为何?道理很简单,这波上涨,领涨龙头一方面主要是金融、地产、采掘、钢铁等周期类股票,另一方面则是一批势头很猛的题材股龙头。去年低迷了全年的银行、保险、地产、钢铁股,近来打着“估值修复”大旗,一路被一些先期掉转方向的公募资金集体加大配置,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很难在短时期内转变思维,无论是研发能力、还是资金体量,都无法做到马上去买那些长期不涨的大盘股,于是错过与指数同步上涨的机会可以理解;而那些一涨再涨的牛股,如氟化工板块、抗肿瘤药概念,也很难有普通散户能在上涨过程中不被震荡洗掉,到后面这种牛股也只能是筹码集中者的“少数派游戏”。所以,如何在一片喧嚣中保持冷静,分清个股的机会与风险对比度,并坚持自己的判断和思路,就显得格外重要。
在此,建议投资者要摆正心态,正如去年个股行情与指数关联度不大一样,如今投资者也别轻易去比指数,要么去买指数型基金,摆明了这一回不做个股,要么跟着基金做法去配那些银行、保险,相信低估值投资理念在今年翻身,否则,还是守好自己的偏好,等待风水轮转。另一方面,务实地讲,当前不少股票产生赚钱效应,单从基本面找理由也许很牵强,等做多理由真相大白,也许股价已在高位,普通投资者没有信息优势,不妨务实一些,就从盘面技术角度去把握,那些处于上升通道绝对位置还不算太离谱的,阴线回调缩量就是参与机会,那些长期横盘震荡的,先把握好箱体上下轨之间的短差。以目前两市量能来看,这就是一种存量资金折腾的格局,操作上做自己熟悉股性的品种也许并不比抓到大牛股一路上涨来得少。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