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银行 >> 正文内容

下半年以来银行业监管罚单密集落地 32名人员被禁业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12日

    本报记者 熊悦

    在金融机构严监管态势下,诸多银行业从业人员因相关违法违规行为而受到行政处罚,其中不少人员被禁业处理。

    记者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及其派出机构公示的行政处罚信息统计,截至8月9日,2024年下半年以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及其派出机构密集开出1357张罚单,共有32名银行业从业人员被禁业,禁业时间短则一年,长则终身。

    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近年来银行业罚单不断、颇为密集,这是监管趋严的必然结果。严监管之下,潜在问题与风险更容易被暴露出来,倒逼银行对合规经营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据梳理,相关人员被禁业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信贷业务领域违法违规、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以及违反审慎经营原则等方面。从处罚对象来看,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等各类型银行机构均有涉及,且主要为银行分支机构。股份制银行和农商行的禁业人员数量居前,分别为9人和7人。

    具体来看,32名受到禁业处罚的银行业从业人员中,有13名被终身禁业,占比超过四成。其中有7名所在机构为中小银行。违法违规行为主要集中在信贷业务领域,具体情形不一,包括采用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贷前调查不尽职,贷后管理不到位,侵占贷款资金等。

    例如,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福建监管局近日公布的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福建福州农村商业银行以及时任该行金融市场部负责人方惠玉、时任该行行长郑海旭等5名高管,由于同业投资业务投前调查不到位、审查审批不审慎,少计表内风险资产,重要岗位人员轮岗执行不到位等违法违规行为而受到监管处罚。监管部门对该行合计处以180万元罚款,对方惠玉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终身,并对另外4名高管处以警告、罚款。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温州监管分局此前公布的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时任浙江瑞安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高楼支行客户经理章炜炜因利用职务之便侵占贷款资金而被终身禁业。

    薛洪言对记者表示,部分农商行在审计和信息披露等方面存在短板,信息的不透明易引发一系列潜在问题。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底,我国共有4490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农商行、村镇银行的数量占据总量的七成以上。

    “为了进一步提高银行机构的合规水平,银行一方面要完善合规制度建设,加强合规管理教育,提高从业人员合规意识;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数字信息技术,强化科技应用,通过科技手段堵住漏洞,完善风险管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

分享: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无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