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赣州金融网 作者:章贡区金融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26日
近年来,全国多地出现了以帮助“解债”为名,实施非法集资违法犯罪新“套路”,值得参与人警惕!典型的集资手法是:不法分子以向“客户”提供债权债务抵消、托管、整合、化解、实物兑换等服务为名,承诺将“客户”手中的债权债务转化为持续现金流并定期返还收益,诱使“客户”缴纳高额服务费、咨询费、保证金等,甚至“投资入股”。
“解债”类非法集资主要特点
(一)打着“债事咨询”“化解债务”旗号
所谓债事服务机构宣称在债权人、债务人之间搭建服务平台,承诺收取咨询服务费、履约保证金后,通过以物抵债、现金分期等方式实现债权、代偿债务。此类机构并不审查债权债务关系真实性,也不采取任何解债措施,本质上是以解债之名行集资之实。
(二)承诺高额回报
宣扬低风险、高收益,谎称缴纳解债金额30%—60%的费用后,即可获得全额甚至明显高于债权的现金或实物回报。此类机构并无实质经营活动和收益,所谓抵债物品价格虚高,资金运转不可持续。
(三)大肆宣传造势
此类机构以“具有央企、国企背景”“提供等额资产保障”为噱头,通过线上线下渠道虚假宣传。有的还设置层级奖励制度,诱使公众投资加盟并发展人员加入,甚至设立仿冒银行的经营网点误导公众,快速扩张吸收资金规模。
案件概况
2021年7月,重庆警方成功破获一起以“解债为幌子实施非法集资犯罪活动的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45人。
经查,以刘某、王某、龚某、敖某为首的犯罪团伙,相继在重庆利用其实际控制的公司,在未经金融部门许可的情况下,以“解债”为幌子,每单按照解债金额的10%收取咨询服务费,同时按1年、2年、3年的解债期限分别向客户收取50%、30%、20%的履约保证金。在“解债”过程中,上述相关公司和客户签订《咨询服务协议》和《权益转让合同》,宣传能向债权人提供房产、履约保函、黄金、商业承兑汇票等作为抵押保证,累计非法吸纳资金14亿余元,涉嫌非法集资犯罪。
案件警示
综上,所谓的“解债机构”大概率是“套”而非“解”,这些解债公司在工商注册范围内没有解债项目,解债公司是严禁注册的。不得不再提醒一句:解债有风险,行事需谨慎!
温馨提示
防范非法集资,你我人人有责,如果发现身边有亲朋好友加入了非法集资项目,请千万不要一起参与,并劝说他们尽早退出,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财产安全。同时,请及时收集和保存广告宣传资料、推介会录音录像、合同协议、转账凭证等证据,主动向区处非办、公安局等有关部门提交证据或线索,可拨打章贡区非法集资举报电话:0797-7306519。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