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赣州金融网 作者:中国人寿赣州分公司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24日
案例情况
客户刘某于2018年在某保险公司购买了3份终身寿险,合计缴费5.9万元。2023年11月,刘某至保险公司柜面咨询退保事宜,得知退保要按保单现金价值退,会有损失。于是,刘某便上网查询如何办理“全额退保”,并在网上认识了自称是“律师”的钟某,刘某在钟某的诱导下签订退保委托书,向钟某支付了3000元代理费,并约定事成之后,再按照退保金额的30%差额支付尾款。
2023年12月,钟某冒充客户刘某的身份对保险公司进行恶意投诉,要求全额退保。保险公司通过调查发现,投诉人与客户刘某不是同一人,于是保险公司立即与客户刘某本人取得联系,并详细阐述了非法“代理退保”的危害。经过沟通,客户刘某承认其委托了第三方进行“代理退保”。保险公司遂向当地派出所报案,派出所民警接到报案后联系投诉人钟某,表明情况后钟某立即挂断民警电话并关机。事后,客户刘某联系“律师”钟某要求退回3000元代理费,结果其微信已被对方拉黑。
案例分析
近几年,非法“代理退保”黑产猖獗,这样的案例屡见不鲜。作为金融消费者,我们应该如何预防非法“代理退保”风险呢?
我们要充分了解什么是非法“代理退保”黑产。非法“代理退保”黑产是指机构、组织或个人以非法牟利为目的,以“可代理全额退保”为由,骗取消费者信任,主动向消费者推介保险退保业务咨询、代办等经营活动,怂恿、诱导消费者委托其办理退保业务,打着“代理退保”的幌子进行恶意投诉,达到退保索取手续费的目的。“代理退保”黑产本质就是欺骗、误导,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挤占正当维权渠道,扰乱金融市场经营秩序,影响社会民生和经济稳定。
非法“代理退保”套路深,如何识别呢?提醒您注意这些套路:套路一:冒充保险公司内部员工、保险维权律师等身份,编造“全额退保”成功服务案例,通过社交网络平台等线上、线下渠道宣传;套路二:从非法渠道获取保单持有人信息,批量拨打电话,谎称所购保险产品,存在销售欺诈,怂恿其退保;套路三:诱导消费者签署代理服务协议、授权委托书,获取身份证、银行卡、保单、手机号等个人信息;套路四:阻止消费者与保险公司、监管部门沟通,切断消费者正常维权渠道。
风险提示
广大金融消费者应保持警惕,不轻信任何形式的“代理退保”提议,切勿因贪“小便宜”导致“上大当”,不要轻易将自己的个人信息发给陌生人,避免因信息泄露造成更大的损失。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