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赣州政经 >> 正文内容

兴高质量产业 促高质量发展
写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赣州五周年之际(上)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张惠婷 陈缘缘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20日

近日,工人在位于龙南市的赣州天奇循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磷酸铁车间内巡检。该公司自主研发的主要设备能够有效去除溶液中的磷、氟、钙、镁等杂质元素,工艺和除杂技术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今年以来,龙南市不断以新技术引领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李林烜 摄

  □记者张惠婷 见习记者陈缘缘

  章江奔流,贡水飞歌,五月赣南,处处澎湃着兴业的热潮,激荡起奋进的足音。

  五年前的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赣州,进企业、下田间、问民生,寄语干部群众,把脉老区发展——

  “党中央想的就是千方百计让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

  “要紧紧扭住技术创新这个战略基点。”

  “一定要把富硒这个品牌打好。”

  嘱托,犹在耳畔;前行,力量倍增。全市上下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做大特色区域品牌,迈出以高质量产业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赣州篇章的新征程上,一幅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产业经济发展答卷正徐徐铺展。

  扬优成势 打好产业体系“升级战”

  初夏时节,走马赣州,处处可以感受到产业经济发展的“热辣滚烫”。在赣州经开区,金力永磁投资建设的高效节能电机用磁材基地项目快马加鞭,整体达产后将形成5000吨磁性材料产能和2万吨磁材表面处理能力,提供约2500个就业岗位。在于都县梓山镇富硒产业园,乡亲们娴熟地采摘、分拣、打包,新鲜的富硒蔬菜或乘着货车驶出村庄,或送往村里富硒食堂供游客品尝……

  项目多了,企业强了,园区旺了。五年来,总书记的亲切关怀转化为红土儿女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奋楫争先,勇立振兴发展的潮头,高举产业兴市的风帆。

  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赣州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实施工业倍增升级行动、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7510”行动计划,“一链一策”集群化发展现代家居、有色金属和新材料、电子信息、纺织服装、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食品医药等“1+5+N”主导产业,引导支持各地发展首位产业,加快构建具有赣州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深深根植于这片土地的一个个产业,已然扬优成势,能级持续提升。

  ——传统产业底盘更厚实。

  发轫于草根、“无中生有”的现代家居产业,按照“高大上、链群配”的发展思路,依托招大引强、靠大联强、扶优扶强“三强”战略,已昂首进入蓄势腾飞、裂变发展的新阶段,产值从2019年的1800亿元增至2023年的2700亿元,并剑指5000亿元目标。眼下,随着格力电器、大自然、美克家居等“头雁”有序扩大产能,“家具+家电+家装”泛家居全产业链雏形初显,为“打造世界级家居制造之都和家居集散地”注入强大动能。

  还有植入更多文化、创意、设计元素的纺织服装产业,着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食品产业……作为全市产业棋盘中的主力军,各传统产业“有中生优”“优中求变”,稳步增强发展的接续性和竞争力,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增长极。

  ——新兴产业跑出加速度。

  从专注创新药物研发,到发力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再到进军宠物医药市场,赣州生物医药产业跑出发展加速度。产业链“链主”企业青峰药业,去年获批上市新药批文15个,累计进入国家集采品种9个。中国企业500强威高集团在章贡区打造的南方智造基地,填补了江西高端医疗装备领域生产制造企业的空白。京业汇CoscoPet宠物健康产业园项目一期预计下月底完工,助力赣州拥抱宠物经济“新蓝海”。

  赢得新优势,抢占新赛道,赣州战略性新兴产业活力四射、气象日新。电子信息产业赛道,有力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发展了液晶显示模组、印制线路板两条完整产业链,产能分别占全国的5%和9%,产业营收年均增长近25%。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赛道,整车及动力电池、正负极材料、电机电控、光伏组件等领域齐头并进,今年一季度,全市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产量分别增长74.9%、59.7%。

  ——未来产业开拓新天地。

  赣州低空经济产业园,一架架无人机如离弦之箭般迅疾升空。“去年底我们从深圳搬到园区以来,快速进入了满负荷生产状态,月产近400套无人机。”明德新材(赣州)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彭小勇说。作为国家级低空经济产业示范区、全国首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赣州乘着中国民航局对口支援的东风,引进了一批通航及无人机产业链企业,“飞行营地+观光旅游”“低空飞行+体验培训”等应用场景多点开花。

  未来产业,是推进产业链现代化建设、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关键所在。人工智能、新型储能、低空经济……赣州以敏锐的眼光,瞄准未来产业发展的前沿机遇,精心“播种”、悉心“育种”,汇聚各类资源要素,拓展丰富应用场景。

  抢位发展、错位发展,赣州产业经济呈现结构性调整、系统性优化、整体性跃升的喜人气象,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蹄疾步稳。全市工业对GDP的贡献率达54.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营收总量分别跃居全省第二、第三位,千亿产业集群增至4个,拥有4个国家级产业集群、23个省级产业集群,涌现了一批千亿园区、百亿企业。

  高质量产业推动高质量发展,赣州收获了令人提气的成绩单。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保持全省“第一方阵”,GDP总量达4606亿元,居全国城市第62位。今年4月,赣州获评2023年度全省综合考核一类设区市第一名,连续第11年获评全省先进。

  向质攀高 夯实科技创新“硬支撑”

  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厅,一件件采用晶界渗透技术的稀土永磁材料引人注目。“就是在这里,总书记强调,要紧紧扭住技术创新这个战略基点,掌握更多关键核心技术,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回忆起习近平总书记来公司调研的情景,“90后”烧结工段负责人赖鑫波心潮澎湃。这些年,赖鑫波和同事们不负重托,潜心钻研、苦干巧干,金力永磁成长为全球领先的稀土永磁企业,为赣州第一家、全省第三家“A+H”上市企业。

  透过金力永磁这个窗口,可以看到赣州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的坚定决心。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赣州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实施科技创新赋能行动,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合发展。精耕厚植的创新沃土上,高质量发展的产业脊梁越挺越坚。

  ——向高端化突破,补链延链强链。

  30年不回坞检修、疲劳寿命150年的“深海一号”能源站,是名副其实的“国之重器”。用于“深海一号”的高性能海工钢,由江西理工大学与多家科研高校、国内钢企联合研制,通过在钢种冶炼中添加稀土氧化物,解决了该类产品所需的高强韧性、特厚规格板心部质量均质化等“卡脖子”难题,相关项目获得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赣州聚力构建战略科技力量“赣州矩阵”,完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新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等重大科创平台落地生根,院士“帮帮团”、科技副总等高素质人才接踵而至,原创性、突破性科技成果开枝散叶。得益于蓬勃的科技向“新”力,赣州有色金属和新材料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高性能磁性材料、永磁电机、硬质合金钻刀具等中下游应用广泛,稀土新材料及应用集群晋升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向智能化迈进,降本提质增效。

  制衣车间里,各类衣料乘着智能吊挂系统灵活游走,高效流转至不同工位上;智能量体间里,“魔镜”3秒生成顾客全身28个部位的精准数据,最快仅需两个小时,一件“私人定制”的高级女装便可下线出厂。位于于都工业园的赢家时装(赣州)有限公司,变人工织造为智能制造,一扫人们对纺织服装产业劳动力密集和附加值低的固有印象。

  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赣州产业发展乘“智”而上、加“数”前行。综合运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元宇宙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各环节之间互联互通,实现降本提质增效。平台化设计、数字化管理、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一系列新模式新业态方兴未艾。赣州跃居全国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百强榜第56位,逾5万家企业上云,15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21个项目入选省级“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项目。

  ——向绿色化转型,后劲更为充盈。

  5月15日,孚能科技携最新量产落地的超级软包动力电池解决方案SPS亮相东南亚综合汽摩展,并与印度老牌新能源企业Ingar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作为江西省科技领军企业,孚能科技践行国家“双碳”战略,以加大环保投入、强化绿色研发设计、数字化建设、精益管理等为抓手,形成全生命周期低碳智能生产体系,连续两年完成年度企业碳排放ISO 14064认证;为全球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清洁能源产品和服务,携手推动绿色发展。

  赣州的绿色制造版图正在逐步扩容,开展节能技改、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成为众多园区和企业的共识共为。全市产业经济的“含绿量”更高了,后劲更充盈了。目前,全市共有27家国家级绿色工厂、56家省级绿色工厂,4个国家级绿色园区、8个省级绿色园区,10个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全市建成新能源发电装机550万千瓦,装机规模和发电量均居全省第一。

  “赣”出精品 奏响开放合作“新乐章”

  “这里有丰富的富硒土壤资源,一定要打好这个品牌,让富硒农产品在市场上更加畅销。”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回响在赣南的青山绿水间,浸润着老区人民的心田。

  打造一个品牌,带活一片产业。经过五年全域发展,富硒产业已成为赣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的又一富民产业,全市注册富硒商标193件,认证富硒农产品1162个,19家富硒农业龙头企业品牌入选江西省“赣鄱正品”品牌体系,数据均为全省第一。“赣南硒品”走进世界硒博会、中国农交会,亮相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赣深高铁列车,入驻盒马鲜生等高端商超、米其林等榜单餐厅。

  不止富硒,赣州将品牌战略贯穿特色产业发展全过程,围绕工业、农业和文旅产业抓实抓牢品牌建设,全市产业之林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以赣南脐橙产业为例,5月11日公布的“2024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榜单中,赣南脐橙以品牌价值691.4亿元蝉联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产品)第五、水果类第一,连续十年摘得该榜水果类桂冠。赣南脐橙种植面积193万亩、产量185万吨、产值202亿元,不仅畅销国内,还出口至24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赣州共有“南康家具”“赣南高山茶”“会昌独好”“崇义水饺”等区域集体商标4件,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90家,“圳品”31个。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格局下,赣州深入推进“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建设,各具特色的“赣品”借着东风源源不断地走出山门,走向全国,享誉国际市场。今年一季度,全市货物贸易出口总额152.9亿元,增长17.5%,增幅全省第一。

  借台唱戏,人气越来越旺。

  4月中旬,意大利米兰国际家具展南康家具馆开馆,7家企业统一以“南康家具”名义参展。近年来,南康家具强力实施“百馆千店万商”市场拓展计划,通过搭建展示销售平台、组团办展参展、开展战略合作等方式,与各方共享“买全球、卖全球”开放红利。“曾经,南康家具要打上其他地方的标签才好出货。如今,南康实木家具占全国市场份额的三成。”南康区家具协会党支部书记钟裕华表示。

  中国(赣州)家具产业博览会、中国·赣州首届石墨烯暨纺织服装新材料产业论坛、赣南客家预制菜产业发展促进大会、首届赣南茶油展销会……一系列因地制宜举办的产业性会展接二连三,擦亮“赣字号”品牌名片。在进博会、广交会、文博会、绿博会等大型展会上,来自赣州的产品、企业备受认可,商机纷至沓来。

  借船出海,路子越走越宽。

  赣州国际陆港,满载“中国造”“赣州造”产品的列车伴随着汽笛声声,一路奔向亚欧诸国。这个“多口岸直通、多品种运营、多方式联运”的国际物流枢纽,现已开通RCEP、中欧班列冷链、赣深新能源汽车多式联运、脐橙出口、“格力号”等专列,进出口通关愈发便利,“带货”实力日益强劲。

  船大好出海。不沿边、不靠海的赣南老区,全力建强对外开放大通道,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赣州国际陆港、赣州综合保税区、中国(赣州)跨境电商综试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四区”加快融合,仓储物流、加工贸易和跨境电商企业争相进驻,助力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赣州品牌高效率、低成本地闯世界。

  做强产业,做大品牌,离不开优质的开放环境。

  “乘坐赣深高铁很方便,跟着赛事去旅游很开心。”五一假期,深圳客人黄顾蕾陪同孩子来定南参加“融湾杯”青少年足球邀请赛,这个山区小县的客家风情和生态美景令其印象深刻。赣深高铁开通,赣州区位和交通优势进一步凸显,全面融入大湾区“两小时经济圈”,“红色故都、客家摇篮、江南宋城、阳明圣地、生态家园、世界橙乡”六大旅游品牌更加广为人知,文旅产业焕发勃勃生机。

  以“大湾区能做的,我们也要能做到”为目标,赣州打响“干就赣好”营商环境品牌,扎实推进制度型开放。“全产业一链办”、工程建设项目“一站式集成”审批、惠企政策一站式集中兑现等改革创新举措在全国全省推广;产业链链长制、政企圆桌会议、安静生产期等制度,让客商在赣州投资放心、办事顺心、生活舒心。赣州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名列前茅,格力、吉利、天能控股、道氏技术、中国稀土集团等产业龙头企业纷纷抢滩这片投资热土,一个又一个“超级大项目”扎堆落户。

  时间熔铸了牢记嘱托的担当,也镌刻着感恩奋进的足迹。986万赣南人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考察赣州重要讲话精神,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以高质量产业促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加快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赣州的崭新篇章,一步一个脚印地将总书记为我们擘画的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分享: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梅茜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