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11日
本报讯 今年以来,北向资金超预期大幅净流入,且截至目前流入规模已超2023年全年。数据统计显示,截至4月10日,年内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已达582亿元,远超去年全年的437亿元。
对于北向资金的超预期大幅净流入,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燕翔表示:“应该乐观理性看待。”
所谓乐观看待,是指中国市场对全球资金具有较强吸引力,外资流入空间巨大。从2014年沪港通开通以来,北向资金历年均是净流入无一年净流出便可看出。
谈及这背后的现实逻辑基础时,燕翔认为,一是中国资本市场对外资有很强的吸引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资本市场投资机遇仍不断涌现,一大批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中国上市公司正在不断崛起。二是外资增配中国资产空间非常大。截至2023年底,A股上市公司合计市值达10.8万亿美元、全球占比约9.7%。而全球投资资金中A股资产配置占比却远低于这个比例,这决定了外资提升中国资产配置比例空间十分广阔。
所谓理性看待,是指应当客观评价北向资金流动特征,不应把它作为一种“风向标”。
在燕翔看来,首先,北向资金短期波动存在均值回归特征,在短期内快速流出之后往往存在回流需求,本身符合资本市场一般规律。其次,北向资金并不具备前瞻性,北向资金“聪明钱”“定价权”“前瞻性”概念设定具有很强的误导性,从2014年沪港通启动开始统计,这10年时间里北向资金收益也仅有5年跑赢Wind全A指数,并未显著好于大盘。
“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北向资金信息披露在所有相关数据中是最完备、最透明、最公开的,因此也引发了整个市场广泛关注。”燕翔表示,A股市场拥有不同类别的投资者,目前只有北向资金每日盘中实时和盘后披露交易情况和持仓明细等数据,其他类别投资者交易持有数据披露频率较北向资金少之又少。海外欧美主流股票市场上同样也没有披露某类特定投资者交易数据的惯例。北向资金过于频繁的信息披露和动态变化容易受到市场各方的广泛关注,干扰投资者判断,引起跟风交易。(记者 田鹏)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