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舜网-济南时报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07日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1年4月6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在复杂多变的金融环境下,人们不仅对未来的保障需求越来越强烈,而且还想通过保险带来一定的理财收益。面对央行的再次加息,很多市民又得重新规划保险理财帐了:银行利息现在比保险产品的固定收益还高,买保险还划算吗?有没有既有理财收益又有保障功能的险种?如果已购买险种是属于固定利率的产品,在加息的情况下要不要考虑退保呢……
适当调整险种结构
加仓分红险
“在目前情况下,追求稳健理财的市民不妨把目光投向既有理财收益又有保障功能的分红险。当然,万能险由于在收益方面,与大额协议存款、债券等固定投资关联度较大,加息后也会对其收益率带来直接利好。”在市中区某保险公司,针对加息适合选择何种险种,保险专家这样告诉记者。
保险专家表示,因为目前市场销售份额最大的是分红险,加息后保险公司大额协议存款利率会跟着上调,这意味着分红险的收益也会增加。另外,加息也会使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提高,这也可能进一步推高分红险的分红率。所以,在加息周期中,购买缴费期限比较短的分红险对市民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保险专家同时提醒广大投保人,分红险的分红是以每个会计年度来计算的,所以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显现出加息的效果。
保险的功能无法代替
莫盲目退保
“当初购买这款保险产品就是考虑到它除了有人身保障外,收益率还比银行的存款利息回报高。可经过这几次加息后,银行的储蓄利率已经高过我购买的保险产品的收益,我现在退保会不会划算些呢?”在某保险公司,市民邹先生向保险专家提出了自己的顾虑。“自央行再次加息后,很多市民因为收益问题前来咨询是否退保更划算?其实退保并非全额退款,保险公司会根据投保人的投保时间长短来扣除一定费用,在一定时期内退保反而得不偿失。”保险专家建议邹先生,以保险作为投资方式而不是保障方式的投保观念,本身就是本末倒置的,千万不要因为银行加息而盲目终止保险计划。保险的主要功能是保障而不是投资,这是其他理财产品所不能替代的。在日常的家庭保障安排中,理性的保险消费者应该多购买费用低、保障高的消费型保险产品。这样才能在银行加息过程中,安心持有自己的保单,避免自己的保单产生较大的利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