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商报 作者:张淑贤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07日
加息举措并未羁绊A股反弹的脚步。清明后的首个交易日(昨日)在煤炭、金融、有色、钢铁和房地产等权重股的带动下,沪指略微低开后几度拉升,最终大涨1.14%,报收3001.36点,这也是沪指自3月9日以来首次攀升3000点大关。
与股市同样,期市昨日也未受加息影响。截至收盘,沪铜、沪金、沪锌和橡胶悉数收红,农产品中的白糖、菜籽油、棉花和豆油等也均收红,涨幅最大的当属橡胶,该品种主力合约大涨3.01%。
煤炭、金融引领A股大涨
在加息0.25个百分点后,沪指略微低开后瞬间便被直线拉升,尽管此后曾出现回落,但不久便被强大的买盘再次推高,最终收盘成功站上3000点上方。
蓝筹股昨日对股指的贡献功不可没。截至收盘,煤炭板块和金融行业涨幅分别高达3.23%和3.19%,分别位居行业涨幅前二,有色金属、钢铁行业和房地产三大权重板块涨幅分别高达1.37%、1.23%和1.18%。
商报记者注意到,资金之所以涌向各蓝筹板块,主要在于目前业内普遍预计紧缩措施已接近尾声。
长城证券分析师指出,结合近半年紧缩政策的节奏和力度,在6月底前,货币紧缩政策的执行空间是有限的:存准率还有三次上调机会(4月、5月和6月下旬),上调150个基点至21.5%。加息还有两次机会(5月和6月),上调50个基点至3.75%。而民生证券预计,下半年物价将加速回落,二季度经济“软着陆”,配合“十二五”投资、下半年转型加速,经济不再具备再次加息条件,本次加息将是年内最后一次。国内知名券商国泰君安也称,未来最多再调整一次。在紧缩接近尾声之际,蓝筹板块目前估值又偏低,因此无论是在通胀时期的防御抑或行情来临时的进攻,蓝筹板块都不失最佳选择。
相较于蓝筹股的风生水起,中小板和创业板则延续跌势。昨日,中小板指数下跌0.79%,创业板指数跌幅高达2.05%,至此3月28日以来,中小板指和创业板指累计跌幅分别高达5.01%和7.28%。
国金证券财富管理中心分析师杨建波表示,从盘面看,板块联动迹象明显,热点主要集中在周期类的资源股上,显示资金调仓换股迹象明显,“估值洼地“得到更多资金的关注,后市仍将呈现震荡盘升的走势。
加息正面影响引爆银行股
对加息敏感度较大的银行和地产两大板块昨日均有不俗的表现,尤其是以银行股早盘更是率先拉升,充当了股指反弹的领头羊。截至收盘,华夏银行和交通银行分别大涨4.33%和4.30%,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北京银行、南京银行、深发展A、农业银行、兴业银行和民生银行等涨幅均在2%以上,就连涨幅最少的宁波银行也达1.10%。
银行股大幅飙升主要是加息对其影响偏正面。国泰君安银行研究员伍永刚指出,由于活期存款利率上调0.1个百分点,此次加息对存贷款净利息收入影响(即不考虑债券收益率曲线上移时的净利息收入影响)略偏负面,约-0.22%。
不过,此次加息方式也有好于前几次加息的地方,即各个期限定存上调幅度均与1年期的相同,而前两次加息明显多加了1年期以外其他期限的定存利率;同时1-3年期贷款利率还多加了5个基点。
“综合来看,考虑相应期限结构存贷款利率变化以及债券收益率曲线的上移(假设上行15个基点),预计对上市银行净利润静态正面影响约0.4%,其中宁波、招行等受益幅度较大。”伍永刚指出,“若考虑信贷规模控制下银行贷款议价能力提高等因素,对盈利的正面影响将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昨日上交所披露的大宗交易名单中,招商银行、建设银行和北京银行均有一笔成交,其中北京银行以13.52元的价格成交了320万股,以昨日收盘价12.62元计算,北京银行大宗交易成交价溢价率高达7.13%,买卖双方为同一席位国泰君安总部。
地产股表现超出预期
此前市场看法存分歧的地产股昨日表现可圈可点。截至收盘,旭飞投资和中茵股份涨幅分别为6.70%和6.67%,深振业A、招商地产和中国宝安等涨幅也均在4%以上。
东北证券报告指出,只要地产股估值低就会存在估值修复的动力。自今年初国务院出台“新国八条”以来,政策始终处于高压状态,随着各地陆续公布2011年的房价控制目标以来,除北京以外的城市没有一个将房价下跌列为调控目标,这从心里上给了投资者做多地产股的理由。
“二季度在政策处于真空期的时候,地产股存在估值修复的动力,而且地产股估值偏低,风险并不大,建议逢低参与地产股的反弹行情。”东北证券报告指出。
但东北证券同时称,连续加息虽然使购房者还款支出的增加并不算大,但会影响购房者的心理预期和购房行为,预计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消费者及投资者的购房需求。同时,加息也会增加开发商的财务费用,仅考虑利息支出的影响,预计将使2011年行业全年税后净利润下降6%。
至于楼市调控,长城证券直言已步入强弩之末。“自去年4月中旬地产调控展开以来,调控策略已经体现得较为充分,包括加大上游供应、压缩需求及提高持有和流通成本等。”长城证券报告指出,“因此进一步的调控应该说是以上对应策略的各项政策的深化和执行。”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