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宏观经济 >> 正文内容

十部门发文开展赋智中小企业专项行动 助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26日

    本报记者 郭冀川

    5月2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公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等十部门近日联合印发《科技成果赋智中小企业专项行动(2023—2025年)》(下称《专项行动》),提出到2025年,健全成果项目库和企业需求库,完善赋智对接平台体系,遴选一批优质的科技成果评价和转移转化机构,推动一批先进适用科技成果到中小企业落地转化;开展不少于30场赋智“深度行”活动,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实现产学研用深度合作。

    《专项行动》强调,围绕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健全成果转化服务格局,促进中小企业产出更多高质量科技成果,形成闭环激励机制,构建成果“常态化”汇聚、供需“精准化”对接、服务“体系化”布局的创新生态,实现成果价值和经济效益持续增长。

    中小企业联系千家万户,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在5月19日召开的政策吹风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赋智”行动解决的是中小企业创新来源问题。

    徐晓兰说,专精特新的灵魂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当前,科技成果转化还存在“找不着”“谈不拢”“难落地”等困难。成果怎么找、需求与供给之间如何对接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赋智”行动通过强化科技成果有效供给,畅通技术供需对接渠道,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助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专项行动》提出三项重点任务,包括推进成果“常态化”汇聚。其中提出增强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机器人、工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智能技术的供给及推广,支持中小企业实施智能制造与建造,通过智能化技术改造和“上云上平台”,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等;实施供需“精准化”对接。具体措施包括落实大中小企业“携手行动”,持续开展“百场万企”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活动,发挥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对接服务平台作用,助力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为大企业的最佳“合伙人”等;加速服务“体系化”布局。内容包括建立周期短、效益好的制造业创新成果服务体系,加强成果中试熟化能力建设,为中小企业输送更多高成熟度成果等。

    中央财经大学数字经济融合创新发展中心主任陈端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数字化转型整体上投入不足、支撑保障体系不健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存在不确定性,而大型企业更有优势。在政策扶持下,让不同规模企业加强协同,以龙头企业的“技术溢出”助力“专精特新”型中小微企业孵化成长,促进上下游产业协同,打造适应未来产业升级大势的数字生态共同体。

    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对记者补充道,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少、人才短缺、抗风险能力弱,但其数量规模也是最大的,对于数字化服务商和平台来说是有待开发的蓝海。要帮助中小企业将数字技术融入企业的业务流,借助算力、算法和数据打造智能化闭环,实现生产经营全过程可控,提升行业竞争力。

分享: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无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