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赣金网     今天是:2025年07月07日 星期一
站点—头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 >> 正文内容

振华重工“洗个大澡”待来年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作者:周莉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02日

    振华重工2010年亏损接近7亿元,令市场人士大跌眼镜。种种迹象表明,公司有人为调节业绩的嫌疑。但在此番“洗个大澡”之后,振华重工的未来依然沉重。大望京村创造了53天腾退搬迁的奇迹搬迁的奇迹搬迁的奇迹大望京村创造了53天腾退搬迁的奇迹搬迁的奇迹搬迁的奇迹>

  振华重工(600320.SH)2010年亏损接近7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16元,大大低于此前市场预期。2010年5月,参与本刊水晶球调查的三位分析师对公司2010年的EPS预测均值为0.19元,11月,在公司发布完三季报后,有分析师的预测值依然为-0.07元。因此,在公司公布2010年年报后,有市场人士向记者表示,振华重工2010年的利润有人为调节的嫌疑。

  此外,尽管公司2010年巨亏,但仍有很多市场人士看好其未来发展,认为公司正在进行的向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转型将给公司未来业绩提供保证。然而在记者调查和采访过程中发现,未来公司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依然不容乐观。

  毛利率突变之惑

  查阅公司年报可知,振华重工2007-2009年毛利率分别为14.5%、12.7%和10.7%,呈逐年小幅下降趋势。而到2010年,公司的毛利率陡然下降至3%,下降幅度之大令人惊讶。

  分产品来看,集装箱起重机、海上重型装备和散货机械是下降幅度最高的三种产品,而这三种产品正是在公司营业收入中占比排列前三的品种。

  集装箱起重机和散货机械是公司传统的港机产品,2007-2009年的毛利率变化趋势分别为13.8%、 10.4%到7.0% 和9.0%、7.5% 到0.7%。 到了2010年,二者的毛利分别突降至0.9%和-4.2%。

  最让人不理解的是,公司近两年的新产品海上重型设备,如果说集装箱起重机和散货机械属于传统的港机产品,受经济危机后世界贸易量萎缩的冲击更为直接,但是海上重型装备与全球海洋油气工业投资相关,受经济危机冲击相对较小。并且属于新兴产业,市场容量巨大,技术含量高,高毛利,公司2005年就开始酝酿将其作为调整产品结构、进行业务多元化、抵抗业务单一风险的突破口。2009年也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海上重型装备业务营业收入达到36亿元,毛利率由2008年的22%冲高至31%。而到了2010年,该项产品毛利率急剧下降至9.7%。

  一方面,公司毛利率2010年骤降,另一方面,作为占公司总成本将近20%的原材料钢铁,其价格在经历2008年的历史性高点之后,2009年以来均价其实是在呈下降趋势。据中国联合钢铁网钢铁分析师胡艳平介绍,以热卷为例,2008年平均价格4900元/吨,经历经济危机之后,2009年均价已跌至3580元/吨,下降约27%。

  公司董秘王珏在接受媒体公开采访时提到2010年毛利率下降的原因之一是受高价钢材的影响,他所说的高价钢材是指公司在2008年钢价高点时采购了一大批钢材,造成库存积压严重。2008年年底公司库存由2007年底的17亿元上涨4.6倍,飙升至77亿元。2009年以后,钢价即开始回落。

  可以进行简单测算:截至2008年12月,公司的钢铁库存约66亿元,2009年公司的营业成本是246亿元,按照钢材占总成本的20%计算,2009年消耗的钢材价值约49亿元,而2010年中报显示,存货中原材料已达46亿元,可见2010年只有少数几个月消耗的是2008年购买的那笔高价钢材。此种背景之下,公司2010年毛利率环比2009年巨幅下滑让人摸不着头脑。

  公司2010年年报对于毛利率下降给出过解释:由于市场需求不足、产品竞争激烈导致产品价格下降;营业额下降、销售量减少导致人工、折旧等固定成本分摊上升。

  事实上,根据报表,2010年公司固定资产折旧12亿元,相比2009年,仅增加了9%;无形资产摊销也仅增长了10%。

  销售费用“居高不下”

  2010年公司营业收入下降38%,净利下降183%,管理费用下降44%,但销售费用仅下降12%。有财务人士对此提出质疑。

  “2007-2009年间,销售费用占营收的比重分别为0.3%、0.26%、0.25%,而到2010年,比重不但没有下降,反而上升至0.35%,增加了1个百分点,让人费解。”

  由于公司生产的重型机械产品生产周期较长,粗略估计2010年制造的绝大部分合同应该为2009年所签。

  公司总裁康学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2010年大幅亏损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是2009年新签订单的减少。公开资料显示,2009年公司新签订单17亿美元,同比2008年下降50%。

  同时,公司年报解释存货中的“在制品”是已在建造中但尚未销售出去的海上重型装备产品,查阅公司存货明细,扣除存货跌价准备后,2010年存货中在制品金额高达30亿,比2009年增加43%。“这种情况下,公司的销售费用缘何只下降12%?”该财务人士提出疑问。

  同时,销售费用的变化幅度与公司现金流量的变化幅度似乎也有矛盾之处。2010年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产生的现金流入下降21%,销售及管理费用现金流出下降25%,下降幅度均是销售费用下降幅度的2倍。

  还有一个能说明公司销售费用小幅下降“不合理”之处的是运营现金流。与公司净利大幅下降反向运动,2010年公司运营现金大增,达到50多亿元,是2009年的8倍多。公司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比2009年同期增加主要系公司建立健全了资金使用计划平衡会议制度,增加了货款收回及减少存货所致。”

  但报表显示,2010年应收账款57亿,比2009年减少了3亿;存货减少了4亿,二者相加也只有7亿,相对50多亿的运营现金,似乎显得“沧海一粟”。

  除销售费用外,公司2010年计提了大量的资产减值损失,共计2亿多,而2007年这一数字仅为8600万,2008年是700万,2009年是9600万。“2010年大手笔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吞噬了公司不少利润。”该财务人士表示。

分享: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2025067349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1187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