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宏观经济 >> 正文内容

消费市场回暖势头明显 企业助力消费提振有“妙招”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03日

    本报记者 王君 见习记者 陈潇

    3月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表示,将开展“消费提振年”系列活动,增强消费信心和活力,“季季有主题、月月有展会、周周有场景”,确保全年消费活动不断、精彩纷呈。

    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委员安光勇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消费提振年”系列活动一方面可以增强消费者信心和激发消费活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各行业促进销售,扩大市场份额,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市场机遇。

    2023年开年以来,消费市场持续回暖,《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多个不同消费型行业内的企业正在积极行动,展开各种促销费活动。

    消费市场回暖势头明显

    “从今年元旦到现在,大家看到整个消费市场回暖势头比较明显。”王文涛表示,商务大数据平台监测的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全国36个大中城市重点商圈客流量较上年农历同期增长27.8%,一些商圈人流熙熙攘攘,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较上年同期增长了6.8%。各地一些商场、超市、影院剧场、旅游景点人气显著回升。不少餐馆出现了排队现象,有些网红餐馆可能还要“翻桌”。酒店、机票的预定又开始热起来,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消费快速升温。

    据了解,今年商务部将重点从三个方面恢复和扩大消费:一是开展“消费提振年”系列活动,增强消费信心和活力;二是稳定和提升重点消费,巩固消费基础;三是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和建设,创新载体场景。

    对此,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副研究员洪勇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稳定和提升重点领域消费是促进消费的重要抓手,能够带动市场需求的稳定增长,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增加就业机会和提升行业竞争力,有利于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此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将推动零售业、物流业、餐饮和旅游业的发展,为行业获得更多的商机和发展机会,促进品牌的建设和推广,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购物、消费和娱乐。”洪勇如是说。

    王文涛表示,“恢复”是立足当前,恢复此前受疫情影响的部分消费,特别是线下接触性消费,着力提升消费信心,恢复市场活力;“扩大”是着眼长远,在恢复的基础上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着力促进消费升级和潜力释放。

    开年以来,多地相继宣布发放大额消费券,部分地区还延长了新年推出的优惠活动时间,不少地区发放的消费券涵盖多种类别,促消费、稳经济意图明显。

    企业积极行动助力消费复苏

    《证券日报》记者获悉,近日来,多家消费类企业也陆续推出了优惠促销活动吸引消费者。

    “大部分用户的38节购物需求提前到了节前一周左右。”美团闪购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消费者38节消费意愿同比去年增长29%。从3月1日起,公司就针对个护、彩妆、香水、鲜花、休食等多品类商品,围绕不同阶段用户需求提前推出优惠活动。

    此外,随着线下线上融合发展的浪潮涌起,以哈尔滨为例,当地俄式西餐厅借助美团、大众点评等线上平台重点打造了消费新场景、改善消费体验,走进更广阔大众视野,改善了“酒香也怕巷子深”的经营难题。

    此外,在旅游消费领域,今年以来,出境游持续恢复,但由于供应端仍相对吃紧,部分目的地旅游产品的价格依旧处在高位。因此,自2月中旬起,携程推出了“318全球旅行划算节”,覆盖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日本、马尔代夫等逾百个海内外旅行热门目的地,让阔别已久的出境游产品不再让人望而却步。

    携程相关负责人介绍,对海外商家和目的地来说,阔别三年的中国旅客市场也有了明显的变化,例如中国游客更习惯“旅游预售”这一模式了。而携程在国内这三年的预售模式早已占领用户心智,可以帮助海外目的地和旅游商家在国内更好地揽客,迅速回收游客,增强与中国旅客的连接。

    洪勇对记者表示,企业各类促销活动能有效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促进销售额的增长,也可以增加品牌曝光度和知名度,扩大品牌影响力,对行业发展有积极影响。

分享: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无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