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券商研报出圈要靠“研值”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3年02月27日

    李文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2022年券商在一年时间内发布研报数量超过19万份。在这19万分研报里偶尔也会夹杂几篇“风水研报”,或打擦边球的“奇葩”研报,此类“玄学预测”的研报往往能快速攻占朋友圈。不过,这些博眼球的违规研报也会很快被监管盯上并被列入“黑名单”。

    由此可以看出,一方面,监管层对于券商研报的监督指导一直没有放松,并且越来越细致;另一方面,券商的研究报告同质化现象明显,能依靠高质量“研值”出圈的报告数量太少,这也暴露出券商研报在审核、发布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面对监管的重视以及行业发展、竞争的需要,提升研究报告质量和合规管理也成为券商的工作重点。笔者认为,想要在十几万份的海量研报中“出圈”,高质量的内容是第一要素。

    举个例子,就在前几天,两位研究宏观经济的知名经济学家在线上就“如何看待中国的债务问题”进行了长时间的辩论,很快就吸引了几万人观看。有网友表示“不同的声音太珍贵了”、“大咖们的头脑风暴,干货满满”。

    不难发现,投资者们是“识货”的,市场期待有深度的观点、高质量的研究内容。投资者表达关注的过程,也是进行理性、独立思考的过程。随着资本市场改革的深入,上市公司数量和行业领域不断增加,这不仅给券商研究提供了更多话题,也对行业的研究服务能力提出新的挑战。

    另外,建立科学合理的分析师考核体系非常重要,通过这一途径可以引导分析师的执业行为,从而提升研报质量。据笔者了解,目前券商对分析师等研究人员的考核主要由合规展业、客户评价、佣金派点、工作量和研究报告质量等指标构成。实际上,此前,分析师参加外部评选获奖情况也被作为考核依据,当时就存在分析师拉票、发表博眼球的观点和“奇葩”研报的现象。

    在证券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各项主营业务都在逐步回归“本源”。券商的研究工作也应是如此,应当遵循客观、专业、审慎的原则。聚焦经济金融形势、资本市场和行业发展等研究,同时也要充分发挥行业的影响力,在引导市场预期、传递正能量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分享: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无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