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假日100天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15日
国内首部保险单据收藏专著问世
日前,国内收藏类图书又添新丁,由收藏爱好者、《中国人保》编辑部高星撰写的《老保单》首次将保险单的收藏点滴公诸于世。老保单虽不像实物股票般热炒,但在国际灾难事件频频发生的背景下,低门槛的老保单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对于当事人,保单保万一,对于收藏者,老保单可是一万个升值。
清代保单 开山鼻祖
古代的人也知道买保险?意识不会这么超前吧?没错,高星告诉记者,清代保险业算是中国保险业的开山鼻祖,那时候的保单通常都是一张纸,正面印保险内容项目,背面印一些约束条款,讲究一点的还会加印一个封套,不像今天随便一款保险都是洋洋洒洒几十篇还要装订成册。目前清代保单的价格在2000-3000元之间,而据了解,同是清代的股票,身价早已飙升到百万元。老保单识货的人少,市场炒作也不够,有兴趣者不妨逢低购入,捂个几年,没准来个“万一”就发达了。
光绪年间的老保单
高星,《中国人保》编辑部主任,《老保单》作者
趣味保单 系列收藏
保单不像股票、邮票,有统一的发行编号,只要有需求就可印发,所以收藏起来显得无章可循,这也是限制其行情的因素之一。不过,想在保险单中找到规律成系列收藏其实并不难,据高星介绍,除了常见的财险、寿险、水火险外,早期保险单有很多有意思的名目,煤气罐、自行车、牲畜,到后来的独生子女保单等等。这类保单单张价格并不值钱,但如果有意识的把每个时期具有典型时代特征的保单成套收集,其附加值一定会大大提升。
早期的保险单,一张纸正反两面印刷
一张保单 两种人生
买保险这种事就是以防万一,有这种意识,即便发生变故,也能弥补一些损失。前不久的法航失事客机上,9名中国乘客中,一名人保寿险客户按规定可得到960万元的保险赔付。境遇截然相反的是,其中一名中国平安[53.50 -0.59%]投保人因在保单生效之前就发生事故失踪,只能视保单无效。对于收藏者道理也是一样,早些年有点超前意识的人如今口袋里的钱早已翻了几番。几年前故纸堆里的老保单如同废纸几元一张,而近几年随着钱币、税票、股票的收藏升温,老保单的市场行情也开始看涨。据高星介绍,目前民国时期的保单价位一般都在千元左右,解放初期的大约值几百元钱,年代更近一些的新型保单也要卖上几十元钱。
□ 本报记者/王维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