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深度视野 >> 正文内容

常亮:银行业高利润背后的隐忧

来源: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01日

    中国银监会发布的《银监会2010年报》显示,去年中国银行金融机构实现税后利润8991亿元,同比增长34.5%。另据报道,中行、建行、农行等8家上市银行公布的2010年年报显示,8家银行的净利润同比增幅均在20%以上。

  仅从利润角度看,2010年中国银行业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可喜可贺。资本市场迅即作出了反应,近期银行股掀起了几波行情。但是,在欣喜之余,不能不看到我国银行业高利润背后存在的隐忧。最大隐忧在于收入单一,盈利模式过分依赖于存贷利差。从已经公布年报的大型银行利润来源看,主要依靠净利差收入。净利息收入、投资收益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是2010年银行业金融机构收入构成的3个主要部分,而其中,净利息收入的收入贡献率达66%,中间业务收益占整体收益不到2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50%以上。而这不到20%的中间业务收入,也并不能令客户心服口服,因为这些中间业务收入,大部分是把原先就不收费也不应该收费的项目(银行卡异地、跨行存取款手续费,结算转账手续费等)硬性变为收费项目,而不是像发达国家银行那样,在给客户提供理财增值基础上收取客户一定佣金,实现双赢。

  银行业盈利模式过分依赖于存贷利差弊端非常之多。首先容易造成银行业信贷盲目扩张,为未来埋下巨大风险隐患。在存贷利差对利润约束过强的情况下,驱使银行不顾一切盲目放贷,超负荷经营,追求利差收入规模化、最大化。这就使得资本约束面临压力,从而又驱使银行到资本市场大肆融资,结果造成“两头扩张”这头信贷扩张,那头资本市场扩张。其次,内生机制促使商业银行自觉不自觉挑战宏观货币调控政策底线。在通胀高企的情况下,央行通过货币政策大力回笼市场流动性,紧缩商业银行内部过剩头寸,但是,银行过度依赖存贷利差盈利,使得其把放贷作为增加盈利的主要手段,这与央行货币政策方向相悖。这几年银行盲目放贷始终难以管住,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存贷利差的盈利模式。

  隐患之二是,商业银行高盈利水平基本上是粗放经营模式造成的,已经出现不可持续的迹象。依靠存贷利差取得高盈利,实际上是2009年、2010年盲目放贷的结果和反应,是在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粗放式放贷促成的。随着中国通胀压力越来越大,货币政策调控方向已经与商业银行大举放贷出现较大冲突,再依靠盲目放贷增加盈利可能性不大。然而,盈利的另一大支柱中间业务也不容乐观。依靠过去把一般服务手段、结算手段等硬性对客户收费的模式,已经饱受社会舆论质疑,再增加这种“无端”收费显然是不现实的。其次,央行货币政策没有丝毫放松的迹象,市场预测央行还将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大型商业银行已经高达20%的存款准备金率,不但使得商业银行流动性趋紧,而且直接影响银行资金运用,影响盈利水平。再次,房贷是银行最为稳定、最主要的赢利点之一,房地产调控越来越紧,使得商业银行嘴里这块“肥肉”正在出现危机。

  隐忧之三是,商业银行贷款质量不容乐观。2009年、2010年大放贷可能出现的风险,或许会从2011年开始暴露,特别是房地产调控使得一些房贷质量可能下降,甚至出现不良贷款,地方融资平台贷款风险正在暴露,等等。更加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大型上市公司突发事件越来越多,可能一夜轰然倒塌,造成此前银行一窝蜂式放贷风险越来越突出。三鹿事件以及最近的双汇瘦肉精事件等,都可能给巨额贷款带来风险。

  总之,中国银行业成绩很大,但是问题也不小,隐患还不少。银行业一定要全面、完整诠释“以客户为中心”这句话语。这是要求把客户当作上帝,给客户提供优质廉价服务,培育客户的忠诚度,这是长久的、唯一的出路。如果只是把客户当作任意宰割的羊羔,任意搜刮的对象,让客户只有怨气,没有满意,银行业将没有出路。

分享:

来源: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