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治理“小作文” 是篇大文章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07日

    证券时报记者 贾壮

    最近一段时间,A股市场频繁上演“作文大赛”,不请自来的各路写手文思如泉涌,一篇篇奇文借助社交媒体的链式传播迅速充斥市场。共赏奇文后不难发现,写手们总是急不可耐地送给投资者一个朦胧的利好消息,而快速上涨的股票价格把投资者的态度显露无遗。

    投资者太希望疲弱的股价在消息刺激之下振作起来,愿意用账户中不多的资金为“小作文”点上一赞,股价调整之下人心思涨,没有任何理由嘲笑投资者赚取收益或者减少亏损的迫切心情。但是,随着信息逐渐净化,朦胧的利好变成确切的虚空,股价跌起来也毫不客气,此时遭遇伤害的不仅仅是投资者权益,还有证券市场正常的信息流动秩序。

    写手们炮制出“小作文”,绝对不是熊孩子的恶作剧,他们的深文周纳背后,其实有着叵测的居心。网络中流传的一张信息炮制者的微信截图就是明证,“中午需要一个彭博社黑底橙字传提前下发专项债额度的小作文”、“或者路透社拟大干快上化工厂、汽车零部件厂的小作文”,“现在写还来得及”、“立意思路给到大家了”。明目张胆地制造虚假信息,为的是刺激股价上涨之后坐收渔利,所以没有收到货款的写手才会公开要账:“不给结账,我就曝光你。”

    编造并传播虚假信息以影响股价并从中获利,是证券市场中比较常见的违法行为。虚假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对股价的影响程度,与传播媒介变化有很大关系。社交媒体时代,权威媒体的传播力和公信力容易被海量信息消解,被迫与信口雌黄的匿名发帖者争夺受众的注意力。这就给了虚假信息以可乘之机,在手机上切换至交易软件界面,只需要拇指几次轻轻的滑动,一旦形成自我实现的螺旋,投资者就很难全身而退。

    虚假信息编制者面目可憎,昭彰公平正义首先要靠法律法规。对于此类违法犯罪,刑法中设有专门法条,对于编制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者,最高可判处五年有期徒刑。而在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的罪名中,也有利用虚假或不确定的重大信息诱导投资者进行交易的情形,情节严重者按律要蹲十年班房。法律的牙齿已足够锋利,希望执法者的明察秋毫,能让作奸犯科者尝尝厉害。

    在社交媒体上,人人都有麦克风,但说话的权利背后,是对所说内容的责任。应该说,那些虚假信息的不胫而走,与围观者的随手转发不无关系。每一个信息使用者和传播者,都是信息环境的守护者,就像保护自然环境一样,我们对于维护信息环境的清朗也有责任。维护证券市场信息准确传递,每一个参与者都难以置身事外,还是要重复那句老套的话——从我做起。

分享: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无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