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高层声音 >> 正文内容

王尧基: 资产证券化应完善法治环境

来源:上海金融报    作者:马翠莲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01日

  迄今为止,我国的资产证券化试点已进行了6年,而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我国资产证券化的脚步明显减速。随着经济的复苏,加快推进资产证券化的呼声再度高涨,上海等地已在积极探索推进国有企业核心业务资产上市或整体上市,去年上海市经营性国资证券化率从年初的25.4%提高到了30.5%,2011年这一目标将继续提高到35%。但也有人认为,对于金融危机的爆发,资产证券化要承担较大责任,因此还需审慎开展试点工作。为此,记者采访了复旦大学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王尧基

  《上海金融报》:我们为什么要在国际金融危机余波未平、人们对资产证券化“心有余悸”的背景下推进国有资产的证券化?国有资产的证券化主要有哪些实现途径?

  王尧基:一般而言,资产证券化是企业部分地“分解”自身,把不具有流动性的资产从企业整体风险中隔离出来,随后以该资产为信用基础,在资本市场上进行融资,这种融资成本相对较低。作为一项金融创新,资产证券化之所以能在许多国家被广泛接受并取得迅猛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它能给证券化的参与各方带来收益。

  由于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协同发展是一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因而对资产证券化的“滥用”或“不用”,都不利于经济健康发展。现在的情况是,美国因滥用资产证券化而引发了次贷危机,而中国却因资产证券化严重滞后而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在此背景下,对于资产证券化我们不能“因噎废食”。

  美国发生次贷危机的关键是其次贷资产本身没有“含金量”或“含金量”太低而风险很高,相当于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把“烫手山芋”略加包装,尽快转嫁给最终投资者而牟取暴利;而中国将要实施证券化的国有资产大多是具有较高“含金量”的核心资产,只是通过证券化将其“盘活”来实现保值增值,故在相应企业获得低成本融资的同时,投资者也可获得低风险收益。

  我国的国有资产证券化主要有以下实现途径:国有企业通过部分或整体上市融资、私募股权融资、利用收益权信托、收益权债券等创新形式,实现存量资产的证券化,以及金融机构资产证券化(包括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证券公司证券资产证券化等)。

  《上海金融报》:我国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如何?推进国有资产证券化对国有企业的最大好处是什么?

  王尧基:在我国,推进国有资产证券化对国有企业的最大好处,在于它可以优化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

  我国的国有企业在银行的贷款占企业外源融资的比重很高,其资本结构以大量的负债为主。而资产证券化则可为国有企业提供一种融资成本相对较低的新型筹资工具,可以使国有企业利用银行信用以外的证券信用筹集资金。通过资产证券化融资,国有企业不会增加资产负债表上的负债,从而可以改善自身的资本结构。同时,资产证券化还有利于国有企业盘活资产、提高资产周转率。此外,作为国有企业债权人的银行,也能够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来出售债权,从而缓解国有企业的过度负债问题,大大改善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

  《上海金融报》:我国目前推进国有资产证券化的难点何在?

  王尧基:在全球经济复苏的新形势下,我国的资产证券化正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但任务也很艰巨。

  我国目前推进国有资产证券化的难点在于:人们对大力发展资产证券化重要性和紧迫性的共识不足、相关法规体系建设滞后。我国的资产证券化试点开始已有6年时间,但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我国资产证券化的脚步明显放缓。对于推进资产证券化,目前人们的认识仍然分歧不小:随着经济的复苏,加快推进资产证券化的呼声再度高涨,不少人认为不应“因噎废食”,资产证券化是必然要走的路,具备条件的机构就可以适时运作资产证券化。如上海等地已在积极探索推进国有企业核心业务资产上市或整体上市。也有人认为,对于金融危机的爆发,资产证券化要承担较大责任,因此需审慎开展试点工作。还有人认为,前两种选择都没有法律依据,应当先完成立法,再来讨论资产证券化的未来。

  《上海金融报》:上海积极推进国有资产证券化的动力是什么?谈谈你对上海积极推进国有资产证券化的看法。

  王尧基:上海市现阶段已把推进企业集团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作为一项重要、紧迫的任务来抓。上海的国资总量很大,目前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地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有70多家。上海之所以积极推进国有资产证券化,这是因为:首先,这是上海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需要。目前上海国资中仍有半数以上资产集中在一般竞争性领域,不少资产散布在几十个行业,特别是对上海经济发展整体带动能力强的关键领域中,国资聚集度仍然偏低,国资的吸纳、放大效应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一些国有企业存在主业冲突的现象,有个别产业在近年的发展中逐渐丧失了原有的竞争力,很有必要进行整合资源,以提升产业层级或重振产业。

  其次,上海现有的国有资产流动性和资源资本化、资产证券化程度还比较低。现有上市公司的国有企业大股东具有大量优质资产,而上市公司资产所占比例较小,有必要进行资产注入。

  再次,作为致力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上海,在国有资产证券化的推进方面,理应“先行先试”。因此,上海积极推进有条件的国有企业集团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做大做强主业、推动非主业资产整合,从而打破国有资产部门化、凝固化的利益格局,推动优质资产和资源向关键产业领域和优势企业聚集。

  目前,上海推进国资证券化的基本路径除推进国企整体上市外,还有通过“合并同类项”实现分板块上市、跨集团重组、推进IPO等方式。总体而言,上海推进国有资产证券化的势头好、力度大,但似乎行政直接干预色彩过于浓厚,需注意在政府干预与市场行为之间维持比较恰当的“平衡”。当然,在起步阶段,行政直接干预太少,也许就很难推进国有资产证券化。但随着国有资产证券化的推进,今后政府还是应着重搞好相关法规建设,逐步减少直接干预,以使国有资产证券化真正按照市场的价格和原则来规范操作。

  《上海金融报》:你对今后推进我国国有资产证券化还有什么建设性的看法?

  王尧基: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核心,实际上是一套复杂的法律安排,需要以未来现金流作支撑进行融资,无论是资产转移还是证券发行环节,都涉及会计、税收、法律诸多方面的配合。证券化技术可运用在各种资产业务领域,但需要相应的法律环境、税务体系和会计制度及资本流通市场的配套来完成。

  长期来看,资产证券化今后要在中国大规模发展,特别需要相关法律体系的尽快完善。如果法规建设长期滞后,一方面会影响国有资产证券工作的正常推进;另一方面国有资产证券化的实施也难以规范化。应该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成熟和发展,以及国资国企改革成效的显现,现阶段是国有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加快发展的有利时机,应抓住机遇,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来推进国有资产证券化,加快企业发展。因此,应切实增强和深化全社会对大力发展资产证券化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尽快完善促进资产证券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和外部环境,以推进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健康发展。

分享:

来源:上海金融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