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2年10月08日
本报讯 9月3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22年6月末中国全口径外债数据,截至2022年6月末,我国全口径(含本外币)外债余额为26360亿美元(不包括中国香港特区、中国澳门特区和中国台湾地区对外负债,下同)。
从币种结构看,本币外债余额为11512亿美元,占44%;外币外债余额(含SDR分配)为14848亿美元,占56%。在外币登记外债余额中,美元债务占85%,欧元债务占7%,港币债务占4%,日元债务占1%,特别提款权和其他外币外债合计占比为3%。
从期限结构看,中长期外债余额为12056亿美元,占46%;短期外债余额为14304亿美元,占54%。短期外债余额中,与贸易有关的信贷占38%。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表示,二季度我国外债规模总体有所下降,较3月末下降742亿美元,降幅3%,其中汇率折算因素对外债余额下降的贡献度约为90%。同时,外债结构保持基本稳定。
此外,从机构部门看,广义政府外债余额为4539亿美元,占17%;中央银行外债余额为796亿美元,占3%;银行外债余额为11353亿美元,占43%;其他部门(含直接投资:公司间贷款)外债余额为9671亿美元,占37%。
从债务工具看,贷款余额为4215亿美元,占16%;贸易信贷与预付款余额为3862亿美元,占15%;货币与存款余额为5824亿美元,占22%;债务证券余额为7851亿美元,占30%;特别提款权(SDR)分配为481亿美元,占2%;直接投资:公司间贷款债务余额为3162亿美元,占12%;其他债务负债余额为965亿美元,占3%。
对于当前我国外债形势,王春英表示,我国外债长期稳定的基础依然牢固。如前所述,二季度外债规模下降主要来自汇率折算因素。总体看,我国有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包括人民币债券在内的中国资产对外资仍有较大吸引力,外债规模保持总体稳定的基础依然牢固。
“预计短期内外债仍将窄幅波动,外债风险总体可控。”王春英表示,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预计短期内我国外债规模将维持窄幅波动的态势。目前我国外债主要指标均继续处于国际公认的安全线以内,外债风险总体可控。(刘琪)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