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22日
本报记者 李冰 余俊毅
“十四五”画卷已然铺展,一幅更高质量、更有温度、更富活力的发展图景跃然纸上。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到2035年基本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绿色发展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9月22日,是“双碳”目标提出两周年。对于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金融业来说,这也是一场渐进式的变革,金融机构在其中由试点向深度参与全面转型。
站在两周年的节点上回顾,金融机构“碳”路情况如何?面向未来,金融机构又该如何以更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绿色金融产品
全面开花
随处可见“低碳小知识”、“节能小贴士”,这是《证券日报》记者走访马上消费金融北京办公地点的直观感受。“电源随手关,低碳又环保,已经形成了习惯。”公司工作人员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记者注意到,马上消费金融北京办公地多处设计张贴了“低碳办公”专题宣传标识,时时提醒员工形成“低碳办公”习惯;物资循环使用,减少一次性用具,倡导打印纸双面、黑白打印等。同时,在宣传屏上也滚动显示相关实时数据,包括减排总量、绿色消费余额、绿色信贷情况、电子合同凭证(全线上无纸化服务)等。
记者与多家机构的工作人员交谈发现,培养员工低碳环保意识已成为很多金融机构的共识。而这仅是两年来金融机构“碳”路的剪影。
两年来,金融机构持续发力,掀起了一股“逐浪”绿色金融的热潮。商业银行、信托机构、消费金融机构等积极支持“双碳”目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规模不断增长。
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15.9万亿元,新增3.86万亿元,同比增长33%。就国有大行而言,截至2022年上半年,国有六大行绿色信贷余额已突破10万亿元大关。其中,工行绿色信贷余额突破3万亿元,达3.49万亿元,规模排名居首;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绿色贷款余额分别为2.41万亿元、2.37万亿元、1.73万亿元、5741.37亿元、4336.71亿元(大部分机构较上年末增长超20%)。
绿色债券方面,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境内绿色债券发行量超过6000亿元,同比增长180%,余额达1.1万亿元。
在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内蒙古银行研究发展部总经理杨海平看来,“作为资源配置的重要中介,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体现了宏观金融效率与微观金融效率的统一。就宏观金融效率而言,可以引导更多资源向绿色发展方向聚焦。就微观金融效率而言,能够更好地管理环境与社会风险,优化自身业务结构。”
另据Wind数据显示,除银行机构外,信托、券商、基金也在绿色金融领域发力布局。截至目前,基金公司发行了263只ESG投资基金(未合并A/B/C/H),总规模突破2600亿元。除公募外,券商资管也在试水ESG产品,截至目前,由证券公司发行的ESG主题存续集合资管计划已有8只(分级产品分开统计)。
“向‘双碳’目标迈进的过程,也是金融行业转型升级的过程。未来金融机构会服务更多的绿色生态行业,支持低排放、低污染、低耗能行业大力发展。”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绿色金融体系的构建和转变,仍需要通过一系列顶层设计来推动。
“双碳”目标
嵌入业务全流程
两年来,金融机构在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方面成绩斐然。从“三大功能”“五大支柱”的绿色金融发展思路确定,到新版绿债目录发布,再到碳减排支持工具出台,绿色金融顶层设计逐步清晰。进入2022年,绿色金融发展驶入快车道,“双碳”目标正嵌入金融机构业务全流程。
记者走访了解到,不同金融机构正根据自身特点积极助力“双碳”目标实现。例如,有银行从线下网点做起。不久前,兴业银行天津分行营业部获颁《碳中和证书》,成为天津市首家股份制银行碳中和营业网点。
兴业银行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早在2007年,我们就开始研究国际碳市场,独立开发碳资产评估工具,在全国率先推出了涉及碳交易前、中、后台国际碳金融综合产品服务。”
“就可持续发展而言,仅仅依靠产业转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不够的,碳中和战略在本质上是一场关于低碳技术、业务全链路变革的生态革命。”某机构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很多机构都已经意识到,实现“双碳”目标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越来越多的机构将绿色金融发展纳入顶层设计,然后由点及面打通至业务的全流程中。
平安银行方面向记者透露,目前其已成立了由行长担任主任的绿色金融办公室,并设立绿色金融事业部一级部门,将绿色金融作为一项产业长期发展;另据五矿信托透露,其已正式开启ESG授信评审评价机制,并将ESG理念引入信托项目评审流程。
以网商银行、百信银行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银行则更倾向于通过科技手段参与其中。例如,网商银行已构建出一套数智化驱动的绿色评级系统,系统自动完成对小微主体的绿色认定,进而完成相关绿色贷款的审批,截至2022年上半年,累计支持超过400万小微经营主体获得绿色评级。
百信银行积极配合人民银行成功落地北京市首个“京绿通Ⅱ”绿色金融专项再贴现产品,在北京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一。
同样做出实践的还有消费金融机构,兴业消费金融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目前已制定了《绿色消费金融业务及客户认定指引》;马上消费金融于2021年7月份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2.0》,并已为超1.55亿用户提供全线上无纸化服务,累计减少碳排放119.35万吨。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双碳”目标的达成不仅需要金融机构自身转型,还需要每一个人积极参与其中。正如平安集团总经理兼联席CEO、平安银行董事长谢永林所言:“金融机构要将居民消费行为和绿色低碳理念紧密联动,加大对绿色、循环、低碳经济的支持力度,用金融活水浇灌绿色发展,为全面支持居民碳减排和实现‘双碳’目标贡献绿色金融力量。”
“金融机构应深刻理解环境风险将对金融安全带来的冲击,提高对于‘双碳’目标的认知是机构迈向‘双碳’目标的第一步。”博通分析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金融机构通过提升自身数字化程度,真正将“双碳”目标嵌入业务全流程,最终通过内外结合的方式构建出绿色金融体系,这是金融机构“碳”路的必经之路,其中科技为“媒”。
“在众多的经济发展规划和方案中,绿色化与智能化、数字化是一体化部署的。”杨海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宗旨,利用金融科技服务于绿色低碳发展必将成为一种趋势,绿色银行与数字银行的一体化推进必将成为一种趋势。
仔细剖析目前金融机构的“双碳”业务不难发现,诸多产品不仅能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而且可以促使中小企业加大绿色低碳转型投资力度、着力推动脱碳减排,可谓“一箭双雕”。未来助推低碳发展,绿色金融大有可为。
展望未来,金融机构该如何以更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微众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数字金融亦可以助力“双碳”目标的达成。过去,不少银行已将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日常运营之中,逐步探索实现业务流程的数字化和无纸化,并尝试从根源上实现绿色环保。
绿色金融
仍有巨大探索空间
两年来,监管支持政策密集出台。2021年4月份,央行等三部门联合发布《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2021年7月1日起,《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正式施行;2022年6月份,银保监会印发《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进一步推动各项绿色金融政策落地见效……
虽然当前我国绿色金融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但我国在低碳转型过程中仍面临多重挑战,需要谨慎把握其中风险,加强前瞻性研判,从而使绿色金融行稳致远。
有业内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坦言,“如何既要绿色低碳又要能源安全?如何依托专业化管理平台公司构建市场化、规范化的绿色投融资体系,建立规范化绿色金融标准等,这些问题都是需要金融机构深思熟虑的。”
“金融机构实现‘碳中和’仍然面临挑战。”北京鑫科金融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甘玉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是创新不足;二是仍有“假绿色”存在,当前绿色金融标准在分类、信披与压力测试等诸多方面存在短板;三是碳核算整体标准不统一,业内尚未形成公认的统一标准,还未建立全国性的碳核算体系,碳价计算的精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后续金融工具应用与产品创新开发工作。
“当前我国绿色金融各领域蓬勃发展,但也应该注意到,参与的市场主体并不活跃,体现在碳交易市场热度不及预期。”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副教授、清华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黄张凯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当前金融机构“碳”路仍处于探索阶段,需要更积极的出台、调整相应法律法规,以达成更灵活、更符合市场需要的监管体系,从而促进各方参与,更好的服务我国减碳事业。
零壹财经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对记者表示,“目前绿色金融相关的‘监管沙盒’仍处于探索阶段,绿色金融体量和发展程度较低,大规模的商业应用仍难以实现,绿色金融仍有巨大的探索空间。随着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创新科技在绿色金融领域的持续渗透,科技将在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力量,助力绿色金融实现精细化、多元化发展。”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