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钱婵娟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31日
日系合资车企或许将很快面临“断炊”窘境。
据了解,受日本地震和核危机影响,目前多家在华日系合资企业的零部件库存都仅能支撑到4月中旬,之后零部件供应能否跟上还未可知。
“之前买阳光都有现车供应的,但现在要等半个月才能拿到车,买逍客的话要等一个月。”昨日,某东风日产经销商老总告诉记者,现在向厂家订货很难,很多车都订不到,自己的库存一直在下降。
本田回绝全部5月订单
据新华社26日报道,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旗下的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目前大幅减产,襄樊工厂26日安排的生产计划已不及平时的三分之一,陷入半停产状态。对此,东风日产称,没有停产。
日产中国相关负责人昨日则表示,4月中旬前合资企业的生产没有问题,之后如何还有待评估。至于进口车英菲尼迪,库存能支撑到4月底。
广汽集团总经理曾庆洪也曾表示,广汽丰田和广汽本田4月中旬之前生产没有问题。
本田曾在此前表示,3月底前,其在华合资企业生产不会受影响。自从地震发生以来,本田在日本的汽车工厂一直关闭,并且至少在4月3日前不会恢复生产。
华尔街日报昨日称,本田已经将经销商所下日本产5月份交货汽车的订单全都回绝了。
丰田在日本的情况也并不好。据丰田内部人士透露,丰田18家整车厂可能在4月11日之前都不能恢复生产。
在日本东北部,有500多家零部件企业受到地震和海啸的影响,电子元器件和树脂产品等供应中断,日本汽车工业受到供应链断裂的打击尤为沉重。以全球主要汽车微控制器供应商——日本瑞萨电子为例,其工厂在3月11日地震中受损。
据德意志证券估算,全球有五分之一的汽车制造依赖瑞萨电子的茨城县中村工厂供应零件。
29日,丰田称,由于大地震导致日本东北部地区供应链中断,公司目前有500种汽车零部件缺货,零部件包括电子设备、橡胶及汽车生产所需的树脂产品。
华尔街日报30日称,丰田有233种替换零部件是由那些在3月11日地震和海啸中工厂受到严重损坏的供应商生产的。丰田汽车在一份备忘录中说,这些零部件的生产“至少30天内”无法恢复。
由于担忧零部件用罄,丰田已于29日宣布限制其美国汽车经销商订购233种日本制造的零部件,涉及品牌包括在北美销售的丰田、雷克萨斯和塞恩,供货量将仅可满足用户维修需求。
据悉,很多零部件由于供应商只有一个,搭载该部件的车型难免将减产。如位于北海道的丰田工厂,是丰田唯一一家生产无级变速器(CVT)的工厂。丰田在中国合资生产的许多车型,如卡罗拉,采用CVT变速器。
马自达也已经宣布,其日本工厂4月15日前停产。
“4月15日后能否恢复生产谁也说不清。”一汽马自达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于洪江证实。
据悉,目前一汽马自达仍在依靠库存和日本马自达部分满足供应的零部件进行生产,但产能也受到一定影响。
车市:日系车不再降价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市场贸易委员会秘书长张伯顺认为,如果日本的核辐射问题不能解决,日东北地区复工有困难,日本地震给汽车业带来的影响还将加剧。
据悉,由于怕核辐射,日本东北地区有些工厂工人不愿意复工。日产汽车的Iwaki发动机工厂位于枥木县。
事实上,那些并未修复地震或海啸带来的直接损害的工厂也在同间歇性停电、运输困难以及零部件和工人短缺等问题作斗争。
美国调查公司IHS发表报告预测,由于日本企业减产以及无法保证零部件供给,3月末前,全球汽车厂商将减产数约为60万辆汽车。如果日本企业生产不恢复正常,地震后的两个月,全球汽车生产最多将减产30%。
全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秘书长饶达认为,日本地震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影响,最严重的时候可能是在4月的中下旬。有关厂家对此事或唱高调或无言,而且中国汽车产业安全预警系统也无信息,越是这样可能情况越严重,对生产有影响的还有更多的非日系企业,大家只能听天由命了。
有消息甚至称,斯巴鲁的国产项目也因为日本地震而延迟。此前,斯巴鲁一直表示,国产的规划将于3月底公布。据悉,其将通过与奇瑞合资实现国产。
早报记者了解到,日系车的供应不足影响,已经在市场上有所体现。
“前两个月销售不好,这个月应该会有很多车降价促销,但现在大家都不降价,与很多车型供应减少有关。”乘联会副秘书长崔东树表示,这对经销商也未尝不是好事,前两个月高居不下的库存正好得到消化,经销商的资金压力有所减轻。
某东风日产的经销商老总告诉早报记者,由于车源紧张,公司已经减少了优惠。而据了解,一些雷克萨斯经销商甚至将价格上涨了2个百分点。
不过,在为利润增加而高兴的同时,经销商也不无忧虑。“如果4月中下旬,货源更加紧张,错失市场的损失更大。”某经销商表示。
车源紧张也让一些车企找到了抢占市场的机会。于洪江表示,尽管车源紧张,但一汽马自达仍会限制马自达6价格上升,目的是争夺A级车市场,与同为日系车的卡罗拉、思域展开竞争。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