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马玲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26日
伴随着我国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金融服务“三农”的重点也从支持脱贫攻坚转向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21世纪金融研究院与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联合发布的《银行服务乡村振兴主要模式——基于多家大型银行、地方银行调研》预计,随着各银行机构进一步加强乡村振兴金融服务,2022年涉农贷款余额将进一步增加,农村金融服务的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也将明显增强。
伴随着我国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金融服务“三农”的重点也从支持脱贫攻坚转向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此,我国持续完善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政策,推动金融机构加大“三农”重点领域信贷投放,鼓励开发乡村振兴保险产品。人民银行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涉农贷款增速保持平稳,2022年一季度末,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45.63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增速比上年末高1.3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2.61万亿元,同比多增5603亿元。
21世纪金融研究院与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联合发布的《银行服务乡村振兴主要模式——基于多家大型银行、地方银行调研》(以下简称《报告》)预计,随着各银行机构进一步加强乡村振兴金融服务,2022年涉农贷款余额将进一步增加,农村金融服务的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也将明显增强。
不过也需要注意,乡村振兴不仅需要金融“活水”的浇灌,也需要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21世纪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李愿建议,应进一步拓宽乡村振兴融资渠道,强化国家产业投资与信贷投入联动机制建设,对于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投资项目,以财政资金、产业投资基金为先导,吸引和撬动信贷资金、社会资本,进一步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在此过程中吸收金融机构参加,充分发挥其资金、智力、科技等优势,参与项目投资决策、运营管理、考核评价、配套服务等各环节,提升资金使用效能。
大中小金融机构需实现错位竞争
《报告》显示,国有大行在涉农贷款中发挥“头雁效应”,截至2021年末,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6家大行涉农贷款合计金额约15.3万亿元,占当年全部涉农贷款余额的35.42%。
农信机构主要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信社、农村合作银行等机构,由于其主要业务在农村地区,在涉农业务方面具有天然优势,是我国数量最多、覆盖范围最广的金融机构。截至2020年末,农信机构涉农贷款余额为11.24万亿元,占当年全部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的28.86%。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主要包括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资金互助社等,其中,村镇银行自成立以来发展迅速,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中一枝独秀,无论在网点数量还是业务量方面都独占鳌头。2020年村镇银行涉农贷款占全部贷款比重超过70%,充分体现其作为农村金融生力军的重要地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李广子表示,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支持和监管考核要求下,大型金融机构纷纷成立了普惠金融部门,并利用其广泛的网点布局、资金成本低和品牌知名度高等优势将业务范围快速拓展到五六线城市和广大农村地区,导致中小金融机构流失了一些优质客户,从未来情况看,需要引导大型金融机构与中小金融机构错位竞争。
李广子进一步建议,一方面,要进一步明确中小金融机构支农支小、立足普惠的发展定位,通过差异化监管政策等手段引导中小金融机构开展普惠金融业务;另一方面,对部分大型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开展普惠金融业务实施窗口指导,进行合理竞争。此外,对大型金融机构开展普惠金融业务设立差异化的考核标准,使得大型金融机构与中小金融机构在普惠金融服务对象上形成错位。
农村普惠金融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
《报告》提到,随着乡村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变化,农业农村金融供求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金融服务市场也出现了新群体、新变化。在群体方面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市民等,在重点领域方面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绿色金融、粮食生产等,这些都是未来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对象。
相较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具有额度较大、用途多样化的特征,是未来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客群。“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引领带动,因此还需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表示,从线下调研情况来看,近年来,一些合作社、家庭农场的小额信贷的满足程度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对于大额、长期的信贷需求满足程度依然不是很高。因此,未来银行业一方面可以根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特征,创新信贷方式和金融服务;另一方面,还可以考虑结合保险等其他金融服务,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在城市定居、工作,成为新市民。这部分人群普遍面临安居乐业、就业创业、租房买房、孩子上学、老人养老等需求,对这些新市民给予金融服务,其实也是“三农”服务的一部分。今年以来,银保监会指导银行保险机构因地制宜开展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截至目前,22家银保监局会同省(区市)相关部门出台了专项支持政策。1798家银行保险机构共有2.88万个金融产品覆盖新市民。
目前,新市民金融服务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报告》认为,银行在服务新市民群体时,一方面需要提升服务质量,不断下沉服务,逐步培育新市民的个人信用;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手段,利用各种替代性数据,来解决新市民服务初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以数字技术破解农村普惠金融困境
当前,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工作取得较大成效,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现代化提供了重要基础。但农村普惠金融基础仍然薄弱,“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以及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不平衡、不充分的局面依然存在。
近年来,数字普惠金融的兴起为解决农村普惠金融的困境开启了一条全新的路径,将移动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与普惠金融深度融合,以数字技术驱动普惠金融发展模式创新。渤海银行公司业务部副总经理佟志慧表示,通过数字普惠金融的应用,传统金融机构可以将普惠金融产品进行适网化和自动化升级,向有融资需求的群体提供低成本、高覆盖、更便利的金融服务,将金融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广大基层农村。
“面对乡村振兴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金融需求,金融机构需要更加积极地融入全面乡村振兴战略。”在曾刚看来,特别是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必然的趋势,在乡村振兴领域,金融机构利用数字化手段来提升金融服务效率有着更为广阔的空间。一方面,金融机构需要加快业务线上化和数据化,通过在线自助服务、无人现场服务、远程人工服务等方式,优化客户线上业务办理流程等,降低人工成本,提升服务体验;另一方面,加快线上线下融合,扩大数据来源入口,提升风险控制水平和能力。
谈及数字普惠助力乡村振兴的下一步思考,恒丰银行总行普惠金融部副总经理史鹏飞表示,建议行业组织或具有行业领导地位的相关企业,牵头组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行业联盟或组织,定期互通有无、相互交流经验、研究创新模式,将数字化作为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的重要抓手,实现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等相关工作推动的组织化、体系化、制度化。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