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赣州政经 >> 正文内容

上半年我市实现生产总值2112.78亿元
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调优”态势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温居林 龙海月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20日

      本报讯 (记者温居林 实习生龙海月)7月19日,市政府新闻办联合市统计局、市发改委公布了上半年赣州经济运行“成绩单”:实现生产总值2112.7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9%,高出全国平均增速2.4个百分点,与全省持平。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稳住、进好、调优”的经济工作思路,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力有效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调优态势,总体实现“双过半”。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增速高出全国3.6个百分点。三大门类保持增长,其中采矿业增加值增长9.8%,制造业增长6.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6.4%。超四成行业呈两位数增长,35个工业行业大类中,15个行业增加值增速在两位数以上,占比为42.9%。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6.1%、22.6%、26.7%,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23.5%、32.1%、41.2%。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项目建设支撑有力。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0%,增速分别高出全国、全省4.9、0.4个百分点。分产业看,服务业投资引领增长,第一产业完成投资下降9.8%,第二产业增长8.1%,第三产业增长14.4%。亿元以上在建项目1172个,同比增加135个,完成投资增长12.7%。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09个,增加33个,完成投资增长18.9%。
 
  消费市场稳定恢复,物价水平温和上涨。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3.96亿元,同比增长5.7%,增速分别高出全国、全省6.4、0.1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单位实现零售额312.48亿元,增长20.4%。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1%。其中,交通和通信类、教育文化和娱乐类、其他用品和服务类、生活用品及服务类、居住类、医疗保健类价格分别上涨7.3%、6.1%、2.3%、2.0%、1.3%和0.4%;衣着类和食品烟酒类下降0.2%、0.3%。食品烟酒价格中,畜肉下降24.1%,鲜菜上涨14.2%,鲜果上涨14.8%。
 
  居民收入持续增加。上半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413元,增长5.3%,分别高出全国、全省1.7、0.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38元,增长8.6%,分别高出全国、全省2.8、1.7个百分点。
 
  上半年,我市经济运行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指标增长面、经济基本盘总体稳住。指标增长面上,1月至6月,10个主要经济指标中,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省外20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实际利用外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5项指标增速居全省前列。GDP增长4.9%、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0.9%(剔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同口径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7%、出口总额增长34.4%。经济基本盘上,上半年,全市市场主体稳步增长,新登记企业2.09万户、增长26.5%;社会用电积极向好,全社会用电量增长10.74%、列全省第1位;就业物价总体平稳,城镇新增就业、新增农村转移劳动力分别为4.43万人、7.18万人,分别完成省下达任务的72.6%、78.1%,CPI平均上涨2.1%,控制在3%左右的年度目标内。
 
  ——三次产业、三大需求实现进好。工业稳中提质。1月至5月,有色金属和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产业营收分别增长43.2%、36.9%、77%。服务业发展加快。上半年,工业、制造业贷款分别增长27.3%、29.7%;接待旅游总人数、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0.3%、5.7%;邮政和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增长11.6%。农业稳产增产。217.14万亩早稻丰收已成定局,种植中稻112.38万亩,落实晚稻271.5万亩。蔬菜播面、产量分别增长4.1%、7.2%。生猪出栏357.33万头、增长5%,猪粮比高于盈亏平衡点。项目投资力度加大。6月底,526个省大中型项目完成年度投资率72.5%、超时序进度22.5个百分点,2020-2021年专项债支出完毕,2022年已发行专项债支出进度达99.7%。消费市场持续恢复。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长较快,1月至6月,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分别增长31.4%、120%。线上消费保持活跃,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增长53.2%。外贸结构不断优化。1月至6月,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分别增长33.6%、50.3%,对RCEP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分别增长89.6%、43%。
 
  ——产业结构、质量效益持续调优。产业结构方面:上半年,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提高7.2个、2个百分点;工业技改投资增长43.8%,高出全省21.2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发展提速,新开通5G基站1941个,100个数字经济重点项目年度投资完成率为87.5%,1月至5月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增长28.8%。质量效益方面:生态环境质量提升,1月至6月,中心城区PM2.5平均浓度为2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0%,均列全省第1位,26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100%;重点企业效益改善,1月至5月规上工业企业营收、利润分别增长21.2%、13.5%,其中,74户上年营收10亿元以上企业分别增长43.7%、25.4%,规上工业企业亏损面较一季度缩小1.4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总体稳定。同时也要看到,受疫情和外部环境影响,当前仍然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小微型企业经营困难不少、消费受疫情影响复苏不足、财税增收乏力等问题。下一步,我市将深入落实好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扎实做好惠企稳岗保运行等各项工作,持续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难点问题,推动消费市场进一步恢复,努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分享: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梅茜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