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深度视野 >> 正文内容

从“债券通”到“互换通”:进一步提升香港风险管理中心功能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05日

    在“债券通”五周岁的重要成长节点,内地与香港经济金融合作迎来创新成果——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下称“互换通”)。中国债券市场不断开放的征途,迎来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在7月4日举办的“2022债券通周年论坛暨互换通发布仪式”上,香港金融管理部门回望“债券通”五年成长史,并热切展望两地金融市场双向开放的新方向。

    从股票市场互联互通,到“债券通”,再到“互换通”,内地与香港两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不断深化。对于最新出炉的“互换通”,香港金融市场的政策制定者们表示,“互换通”的出台,是两地市场互联互通新的里程碑。两地市场的互联互通,从交易所交易挂牌买卖的股票及场外交易的债券,延伸至场外衍生工具。

    “债券通”这五年:

    外资加码人民币债券主渠道

    一组数据对比鲜明地反映出“债券通”的成长。据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介绍,今年5月,“北向通”总成交额约6750亿元人民币,占国际投资者在内地银行间债券市场成交量六成以上;而五年前,在“北向通”开通的第一个月,交投仅有310亿元人民币。

    “债券通”的日趋成熟,折射出我国金融市场开放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展。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下称“香港证监会”)署理行政总裁梁凤仪认为,“债券通”开通以来,业界广泛认同、投资者积极参与、交易量增加迅猛,这对进一步开放我国金融市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以及拓宽境内外投资者投资债券市场渠道等,具有重大意义。

    余伟文表示,“北向通”的成功,证明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在助力内地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可以发挥出独特的桥梁作用。在协助内地市场保持现有制度和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北向通”有序引进国际投资者,为内地市场提供了探索多级托管等制度创新的机会。

    在“北向通”的基础上,“南向通”已于去年正式启动,内地与香港债券市场实现双向联通。余伟文表示,香港金管局将把握债券通“南向通”机遇,提升香港债券市场,特别是点心债市场的深度和广度。

    “互换通”成为

    两地市场互联互通新里程碑

    7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香港证监会、香港金融管理局发布联合公告,开展“互换通”合作。对此,梁凤仪表示,“互换通”的出台,是两地市场互联互通新的里程碑。两地市场的互联互通,从交易所交易挂牌买卖的股票及场外交易的债券,延伸至场外衍生工具。

    “债券通”开通以来,北向投资者投资了上万亿的人民币债券,如何管理对冲风险,包括市场风险、利率风险等,是国际投资者和中介机构普遍关注的问题。梁凤仪说,“互换通”能够提供有效管理利率风险的工具,让机构投资者能更广泛参与中国债券市场,有效减少市场价格剧烈波动时的大额抛售行为,鼓励其长期投资、价值投资,优化市场生态结构,对确保国家金融市场稳定、促进金融市场稳健开放,实现香港与内地金融市场进一步联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余伟文认为,“互换通”的推出非常及时,能推动两地深化金融合作,让国际投资者更便利地管理债券投资利率风险,进一步提高国际投资者对于中国债券市场的参与度。

    “香港在推出风险管理产品方面有先天优势,受益于‘债券通’交投量巨大的契机,我们相信‘互换通’会受到投资者欢迎。”梁凤仪表示,在股票方面,港交所于去年10月份首次推出针对沪深股票通的离岸风险管理工具,即MSCIA50期货合约。短短8个月之间,该合约成交量跟未平仓量相当可观。

    中国债券市场开放仍有想象空间

    展望未来,“北向通”仍有很大发展空间。余伟文表示,在人民币债券被纳入全球主要指数、人民币在IMF特别提款权(SDR)中比重提升,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稳步发展的背景下,国际投资者对于中国债券的配置还有很大增加空间。

    作为重要配套,国际投资者对于相关风险管理工具的需求也会逐渐增加。余伟文表示,下阶段工作重点,是为“北向通”投资者提供多元化的风险管理工具,提升香港风险管理中心的功能。

    他提到,两地还将继续优化交易结算的安排,比如香港金融管理局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将与内地中央证券托管机构实现自动化对接,提升“债券通”结算效率。

    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欧冠升表示,在构建面向未来领先市场的过程当中,中国债券市场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香港交易所集团将持续拓展和丰富债券互联互通市场品种,不断优化债券通运行机制。

分享:

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无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