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赣州金融系统资金供给总量年均增12.5%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温居林 郭佳琦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04日
本报讯 (记者温居林 实习生郭佳琦)“2012年至2021年,赣州金融系统资金供给总量从2500亿元达到8100亿元,年均增长12.5%,全力保障苏区振兴发展的资金需求……”近日,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和市政府金融办联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来,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等国家部委及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我市统筹抓好金融发展规划、布局金融产业、构建地方金融生态等各项工作,积极推动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和全省金融次中心,金融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和突破性进展。
十年来,我市着力提升金融服务效能,为苏区振兴发展提供有力金融支撑。2021年末全市政府性重大项目信贷余额约2310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约34%,较十年前增加近10倍。企业中长期贷款余额较十年前增加近6倍,坚持创新驱动,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较十年前增加近7倍。综合运用股权融资、上市融资、并购重组等推动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源融合发展,推动孚能科技、金力永磁、悦安新材等企业成为行业龙头或细分领域冠军企业。全市上市企业从2012年初的3家增长到16家,翻了5倍;累计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34家。以国家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为抓手,创新金融服务全力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并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发放扶贫贷款额度连续三年居全省第一。政府性融资担保余额增速39.24%,余额221.35亿元,同比新增51.48亿元,余额和余额新增绝对数全省第一位。全国率先实现“一司一县”结对帮扶县域全覆盖,通过金融造血助力产业扶贫,助力苏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发展。
这十年,我市以强化内生动力为驱动,着力推动区域性金融中心和省域金融次中心建设,金融业支柱性产业地位日益形成,探索了一批“国字号”“省字号”金融改革成果,形成“赣州经验”。2012年至2021年,赣州市金融业增加值实现从76.67亿元到295.61亿元飞跃式发展,年均增长约14.45%,金融业成已成为第五大支柱产业;金融业税收从13.29亿元到33.83亿元,年均增长约9.79%,金融业为第四大税收行业。直接融资呈现井喷式增长,从2012年70亿元增长到2021年809.59亿元,债券融资突破千亿元大关。引进、新设各类金融机构与组织63家,总量达190家。金融业增加值、金融机构总数、存贷款余额、直接融资规模、上市公司数量等主要金融指标均列全省第二位,省双千金融人才总量、“总队总”融资担保业务等指标列全省第一。赣州获批首个“国字号”金融创新试点——全国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南康区获批首个省级县域金融改革试点,崇义县获批首个省级绿色金融改革试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