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赣州政经 >> 正文内容

龙南率“融南”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李忠生 李美霞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04日

       龙兴岭南连赣粤,围屋之都展新颜。
 
  龙南,是赣州也是江西的“南大门”,与粤港澳大湾区山水相连,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商缘相通。
 
  多年来,龙南干部群众凭着一股拼劲和闯劲,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中交出精彩答卷:
 
  连续九年蝉联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
 
  连续十二届蝉联全省开放型经济综合奖;
 
  连续五年获评赣州市主攻工业先进县(市);
 
  获评国家卫生县城、国家绿色工业园区、全省工业经济强县、全省新型城镇化先进县、全省全域旅游推进十佳县、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
 
  南向是湾区,“融南”正当时。作为赣州乃至江西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前沿阵地,去年换届以来,龙南抢抓机遇、加快步伐,全力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的桥头堡”。于是,有了赣粤边区域产业合作示范区破土动工,有了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串链成群,有了生态康养旅游后花园功能日益完善,有了一个个龙南“融南”、进位赶超的鲜活故事……
 
  思想“破冰” 行动“突围”
 
  上千亩土地一马平川、400多台(套)机械往来穿梭、数千名干部和工人挥汗如雨……今年端午假期,重大项目不停工、重点企业不停产,龙南处处热火朝天。从赣粤边区域产业合作示范区,到江西嘉元科技、佳纳能源科技等项目工地,一幅千人奋战“两不停”、争分夺秒抢进度的热腾景象扑面而来,成为龙南全力“融南”的生动写照。
 
  龙南是一个开放的城市,龙南人敢闯爱拼、尚先善赢的精神根植于骨血、奔涌在内心。自古以来,龙南人就会挑着剩余的粮食到邻省广东贩卖,再换回食盐和杂物,以供生活之需,“过山溜”“过排郎”等故事被编写成客家山歌,传唱世界各地。
 
  凭着“骨子里的商贸精神”,龙南在改革发展中屡次抢占先机:
 
  1992年,龙南被列入江西首批对外开放县;
 
  2013年,龙南经开区升格,成为赣粤边际唯一的国家级经开区;
 
  2019年,龙南海关正式挂牌成立,成为内陆省份县一级行政区域内设立的第一家正处级海关机构。此前的2005年,其前身南昌海关驻龙南办事处开关;
 
  2020年,龙南撤县设市,翻开了历史新篇章;
 
  ……
 
  进入新时代,紧跟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龙南抢抓赣州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的重要机遇,加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经济生活圈”,区位、交通、平台、服务等方面优势愈加凸显。
 
  “把龙南打造成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先行区”“把龙南建设成粤港澳大湾区电子信息产业转移最佳承接地和生态康养旅游‘后花园’”“让龙南成为江西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的桥头堡”“努力使龙南成为‘世界的龙南’”……面对省、市领导的关注和期盼,龙南提出,要以“当仁不让”的姿态,争当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排头兵,在更高起点上建设“党建强、产业旺、城乡美、百姓福”的明珠市。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龙南推出系列举措,抓实思想作风建设,坚决向不愿抓落实、不敢抓落实、不会抓落实、无心抓落实“四种做派”宣战,率先推动思想“融南”、作风“融南”。
 
  在思维模式上,学习“湾区思维”,激活“不破法规破常规”的创新意识,提升“跳出龙南看龙南”的格局视野,探索更多的“龙南模式”;激发昂扬斗志,以各领域工作的争先进位,推动龙南发展追赶跨越;激励担当作为,让“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蔚为风气;强化忧患意识,以“前有标兵、后有追兵”“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紧迫感,一天当作两天用、两步并作一步走,风风火火干事业,不获全胜不收兵。
 
  在机制体制上,建立揭榜挂帅、清单交办、督办盯办、红榜黑榜、述职评议五项机制,将影响力大、需加快攻坚的重大项目作为揭榜项目,自愿揭榜、公开挂帅。将重点工作、重要事项作为清单交办内容,明确承办领导(单位)和完成时限。由组织部牵头,对揭榜挂帅、清单交办项目时序进度督办盯办,全程动态监控,工作进展上红黑榜,每月定期公布。年中、年底召开两次述职评议大会,对重大项目(事项)责任领导、责任单位进行评议打分,奖优罚劣,真正做到“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
 
  号角吹响,战鼓擂动。持续深入的思想作风建设,成为推动龙南全面进位赶超的有效一招。如今,“当仁不让”不仅写进了干部群众的笔记本,更刻进了龙南人民的内心深处,正化为龙南城乡大地火热而生动的实践,推动着一个又一个发展困局被破解,一项又一项发展纪录被打破。
 
  ——统筹有序推进征地拆迁。做到“一个政策”定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声音”贯到底,创造了50天完成1788户两江四岸城市更新及本科院校项目房屋征收、80天完成38家低效企业“腾笼换鸟”、90天完成近万亩园区征迁工作的“龙南速度”。
 
  ——全员上阵持续招大引强。深入开展“当日签约当日推进,当场签约当场推进,明天签约今天推进”提速提效行动,对每月集中签约项目,明确专人紧盯跟进、逐一落实,创造了12天完成从洽谈到签约,一个月实现从签约到动工,当年洽谈、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入规的“招商纪录”。
 
  ——自我加压提速项目建设。坚持有条件的上、没有条件的创造条件也要上,每月固定开展上旬集中调度、中旬集中开(竣)工、下旬集中签约三场重要活动,项目建设大幅提速。1月至5月,已开工新建项目102个,占应开工项目的118.6%。
 
  今年以来,龙南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稳居赣州“第一方阵”,一季度强劲开局,实现生产总值47.2亿元,同比增长7.9%,增速列全省第九、赣州第四。日前,省长叶建春在龙南调研时充分肯定了该市的工作,并勉励龙南,在确保安全、质量、环保的前提下,“嗷嗷叫的”能跑多快跑多快,“活跃跃的”能跳多高跳多高。
 
  营商储能 蓄势跨越
 
  “我们在国内很多地方设立了生产基地,感觉还是龙南的投资环境好。在这里,能做到十几个部门及其干部同时服务一家企业。现在我们的项目全速推进,有什么问题,只要一个电话就有人帮忙解决。”
 
  日前,来自外地的一个考察团来到江西嘉元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项目负责人周挺立一番坦诚的话语,让考察团成员深有感触。
 
  据了解,广东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底签约投资龙南,一期项目投资20亿元。切身感受到龙南良好的发展前景和优越的营商环境,公司一期工程尚未完工,又追加投资10亿元,同时上线二期标准铜箔项目。项目投产后,将为园区线路板、锂电池企业提供上游配套原材料,打破国外市场对该行业的技术垄断,解决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
 
  多方面具备“先天优势”的龙南,在完善基础平台、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一直不遗余力。
 
  “我们相信龙南、看好龙南,也愿意投资龙南。落户这里,让我们感到舒心、放心、安心。”采访中,落户该市的赣州诺威新能源有限公司行政总监刘鑫华说。
 
  得益于各级部门和干部的全力扶持、优质服务,该公司用了不到4年时间,便实现从租赁标准厂房到购地建厂的跳跃,产值从2018年的1.5亿元增长到2021年15亿元。这家当年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如今已成长为国内消费类锂电池移动电源细分领域行业排名第二的技术创新引领者。
 
  不只嘉元和诺威。近年来,龙南上下坚持按照“大湾区能做的,我们也要能做到”的要求,打破常规、开拓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通过实施环境储能,迎来产业发展“春色满园”。
 
  ——进一步壮大平台优势。为给企业营造更高层次的营商环境配套,龙南在率先把海关、保税区等系列平台搬到企业身边的基础上,不断构建服务企业发展的新平台。
 
  启动实施赣粤边区域产业合作示范区建设,打造与粤港澳大湾区共建共享的产业发展平台。示范区总规划面积2万亩,总投资30亿元,其中一期项目1万亩,总投资19亿元。目前已完成1万亩土地征收、2000亩用地清表和1050万方土方挖填工作。
 
  打造企业孵化基地。2021年共完成136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建设面积居全省首位,使用率达100%。同时,启动5G智能科技园项目建设,计划总投资约12.3亿元,规划用地面积约698亩,总建筑面积约为43.1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全部20栋建筑的主体结构建设。
 
  依托原有平台,先后开通跨境电商“1210”进口业务和“9610”“9710”出口业务,引进龙南跨境通仓储有限公司、龙南市海岸线贸易有限公司等企业,发展跨境电商业务。龙南获评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2021年,龙南跨境电商共有“1210”进口业务38.22万单,总交易额8733万元,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
 
  ——进一步完善要素保障。启动编制《龙南市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2021-2022年)》,对发展用地需求进行科学规划,并通过省自然资源厅审核论证,成为全省首个通过论证的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
 
  全面启动“腾笼换鸟”,对低产能、低产值、低贡献及“小散乱污”企业、“僵尸企业”进行腾退,引进科技含量高、规模大、上档次的项目。仅用80天时间,该市就完成“腾换”任务38家,盘活工业用地约1400亩、厂房38.4万平方米,引进22家新企业落户。
 
  紧抓赣深高铁通车机遇,不断完善路网建设,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经济生活圈”,使“上午在深圳喝早茶,中午到龙南吃客家菜,下午到现场看项目”成为日常现实。此外,龙南至深圳盐田港铁海联运班列已正式开通,截至目前共发运集装箱逾660标箱。
 
  全面完善物流配套。引导56家重点物流企业整合为一家企业,组建江西东龙物流集团有限公司,与广州、珠海、江门、惠州、东莞5个城市物流园区达成合作共建。
 
  ——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抢占数字经济发展先机,在率先全省实现县级城区园区5G网络全覆盖基础上,用3个月时间上线开通了全国首个县级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电子信息行业二级节点。
 
  大力推动行政审批改革,全力打造“龙易办”营商品牌。设立企业服务专区,精简审批环节246项,压缩材料数量365项,取消证明数量325项,压缩承诺办结时限1643个工作日,取消收费2项,大大减少了企业和群众办事的跑动次数。
 
  与广东市县联动,率先开通赣粤两省审批事项“跨省通办”。
 
  推行惠企政策“一窗受理、一站兑付”,变以往“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今年1月至5月,共兑现工业发展奖励资金1.1亿元,相当于2021年全年兑现资金的118.27%。
 
  金融服务提档升级。组织召开金融机构支持龙南经济高质量发展产融对接会,共签约融资项目29个,签约总金额51.3亿元。
 
  “投资不用去远方,龙南就是好地方!”龙南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龙南市委书记钟旭辉告诉记者,随着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这句话不仅成为了龙南的响亮口号,也受到客商的一致认可,带来招商引资工作硕果累累。
 
  2021年,该市共签约项目58个,签约资金390.67亿元,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2个。今年以来,该市共签约项目47个,签约资金476.9亿元,其中有大湾区企业34家,占比超过72%。今年签约的项目中,通过以商招商引进的企业超过60%,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4个。
 
  布局灵动 赢来主动
 
  江西志浩电子是赣州电子信息产业的龙头企业,是全国PCB行业智能制造示范项目。该项目总投资30亿元,建有全长600米的航母造型厂房,面积35万平方米,是电路板行业全省建筑面积最大的单体厂房。公司获评“国家级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企业”,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1.05亿元。
 
  该公司董事长蔡志浩是来自广东的客商,在享受龙南环境利好的同时,他也与龙南结下了深厚友谊。近年来,该公司不仅增资5亿元建设威力固电子、增资2亿元建设超洋科技项目,还主动牵线搭桥,帮助龙南引进了总投资100亿元的台湾联茂电子,总投资20亿元的祥益鼎盛铝基覆铜板、总投资20亿元的五江高科技等重大项目。
 
  2020年,由蔡志浩发起成立的江西省电子电路行业协会落户龙南,成为全省首个落地县(市)的省级行业协会。至今,该协会已有电子电路行业会员近200家,在招商引资、延链补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围绕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最佳承接地目标,龙南全力构建“2+N”产业发展格局,制定双首位产业链图谱,推动电子信息、新材料双首位产业和食品药品、现代轻工等产业加速集聚发展。
 
  电子信息产业持续壮大。龙南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被认定为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产业集聚度达64.68%。总投资125亿元的江西佳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钴镍、10万吨三元前驱体绿色智造项目,科创板挂牌上市企业、在国内行业排名第二的嘉元科技投资兴建的年产2万吨电解铜箔项目,以及世界覆铜板行业排名第三、年销售额全球前六的台湾上市公司联茂电子等龙头企业相继落户,使龙南PCB、PCB装备制造和电子化学品等全产业链集群日益成型。
 
  新材料产业基础更加坚实。该市现有规模以上稀土企业13家,形成了“开采—冶炼—加工—应用—稀土资源回收综合利用”的完整产业链。
 
  现代轻工产业已具规模。其中,汇森家具板式家具出口和内衣、玩具等产品出口总量居全省前列。
 
  龙南还充分发挥绿色生态、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打造大湾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和生态康养旅游后花园。
 
  一方面,该市紧盯大湾区市场需求,建立城际合作机制,推动现代农业扩面提质。现已初步形成千亩供港澳蔬菜种植基地、千亩蔬菜高效种植示范基地和千亩山苏特色蔬菜种植基地产业布局。与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开展合作,渡江镇岭下村大棚蔬菜基地获得“供港澳蔬菜种植基地”认证及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认证。
 
  另一方面,该市推动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相结合,在成功打造虔心小镇等4A级旅游景区的基础上,启动了安基山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里仁镇正桂村、渡江镇玫花渡和黄花湾、临塘镇芷溪谷等乡村旅游集聚区初具雏形,覆盖“食住行游娱购”等需求的一体化乡村旅游功能日益完善。同时,立足客家文化、生态资源禀赋,该市还全力构建以城区旅游集散为“一核”,以105国道生态观光旅居带、龙关线客家民俗文化带、龙小线康养休闲度假带为“三带”的全域旅游新格局。目前,已引进社会资本开发建设了虔心小镇、悦龙湾水上乐园等景区景点和兴飞格兰云天酒店、老屋下精品酒店、维也纳酒店、沃尔顿国际酒店等旅游配套项目。2022年,投资60亿元的蓝城·汤湖桃源小镇项目和投资40亿元的万达广场项目也已先后签约落户。
 
  5月23日,龙南再次迎来喜讯,经国务院侨办批复同意,世界客属第32届恳亲大会由龙南承办。如今,龙南正全力加紧推进世客会主会场世界客家文化城建设,进一步完善生态康养旅游服务体系,全力打响世界级客家文化名城品牌,为深度“融南”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龙南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龙南市委副书记、市长彭江闽在接受记者采访说,“今天的龙南,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在全面深度‘融南’的大潮中,龙南等不起,慢不得。我们将主动担负起先行区的职责和使命,为提速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先行区探索更多龙南经验、贡献更多龙南力量。”
 
  龙南,融湾崛起,向南而兴!

分享: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梅茜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