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赣州政经 >> 正文内容

湾区思维 苏区精神 特区干劲
江西赣州快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人民日报记者郑少忠    发布时间:2022年06月28日

      6月20日,赣(州)深(圳)城际高速货运班列“融湾号”,在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的赣州国际陆港正式开通,全程运行时间压缩一半至6小时,实现货运班列公交化、快捷化。在去年稳定开行粤港澳大湾区方向铁海联运班列同比增长七成多的情况下,今年前5个月,又同比增加27.84%。这是继去年赣深高铁、赣深组合港等开通后,赣州快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又一重要举措。
 
  赣州是江西对接融入大湾区的最前沿,也是大湾区联动内陆发展的直接腹地。近年来,赣州大力弘扬苏区精神,以湾区思维、特区干劲主动对接、全面融入,推动与大湾区基础设施互通、产业互补、市场融合、资源共享,加快建设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打造“湾区+老区”跨省区域合作典范。
 
  学习湾区思维,营造比肩大湾区的营商环境。不破法规破常规,全面对标大湾区,努力实现与大湾区规划无缝衔接、政策同频共振、规则全面接轨。全域化系统化集成化推进营商环境改革,实现行政审批局和“一枚印章管审批”市县两级全覆盖,市本级审批人员减少四分之三以上。出台了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等专项行动方案,试行“全产业链放权”改革,与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惠州等地签订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合作协议,90个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了“跨省通办、一次办成”。
 
  对接融入,基础设施先行。加快农村道路、电网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善融入大湾区立体交通网络。去年赣深高铁建成通车,赣州至深圳的最快旅行时间由5小时32分压缩至1小时49分,融入大湾区2小时经济圈。信丰至南雄等5条高速公路加紧建设,即将形成5条入粤快速大通道。赣州黄金机场与大湾区主要城市实现航线覆盖,使得宁都蔬菜、信丰脐橙、兴国茶油等农特产品“上午还在赣州农户果园里、中午就到了大湾区市民餐桌上”成为现实。
 
  坚持先行先试,加快开放平台、产业互补对接。依托赣粤产业合作示范区南康片区、“三南”片区,探索设立跨区域产业合作区,探索“特区+老区”合作发展范例,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现代家居、有色金属、电子信息、纺织服装、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医药食品等“1+5+N”主导产业与大湾区深度对接,建设配套大湾区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的重要基地和延伸带,加快构建形成与大湾区紧密协作、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今年1月至5月,全市新签约引进大湾区项目126个,总投资额846.32亿元,其中百亿元以上项目1个(投资101亿元的富士康智能制造项目),2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7个。
 
  过去,苏区干部“夜打灯笼访贫农”;今天,老区干部“夜打电筒走工地”。赣州经开区安排332名干部蹲点344个项目,与企业“同办公、同吃住、同推进”,有力助推了项目建设,构建了更加暖心的营商环境。
 
  “‘大湾区能做的,赣州都能做到’既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更是赣州的生动实践”,江西省委副书记、赣州市委书记吴忠琼说,“全市正以苏区精神、湾区思维、特区干劲,快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推进赣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今年第一季度,赣州国内生产总值1028亿元,同比增长7.4%;新增市场主体39059家,同比增长62.45%。
 
  (原载《人民日报》6月27日要闻版第8版和人民日报新闻客户端)

分享: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梅茜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