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严管“假外资”利于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2年06月27日

    清理“假外资”的重磅文件正式落地!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向着更高水平持续迈进。

    6月24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若干规定〉的决定》,明确沪股通和深股通投资者不包括内地投资者,规范内地投资者返程交易行为。规定自2022年7月25日起施行。这意味着从新规实施之日起,中国香港经纪商不得再为内地投资者新开通沪深股通交易权限。

    清理“假外资”是我国资本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的必要之举,不仅有利于优化资本市场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真外资”加速进入,而且也有利于互联互通机制的平稳推进运行,有利于持续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沪深股通机制的初衷是为了让境外投资者通过中国香港经纪商,在互联互通机制下便利地投资A股。今年以来截至6月26日,北向资金已累计净流入627.30亿元。随着交易金额的持续增长,沪深港通对两地资本市场的影响力也在逐步提升。沪深港通已成为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重要窗口。

    但近年来,却出现了部分内地投资者在中国香港开立证券账户,通过沪深股通交易A股,而这些投资者中98%以上已开立内地证券账户可直接参与A股交易。虽然目前此类交易总体规模并不大,交易金额在北向交易中的占比仅在1%左右,但是这类行为如果不及时清理,将对A股市场造成负面影响。

    一方面,扰乱市场秩序,误导投资决策。北上资金一直以来被市场称为“聪明资金”,以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为主,很多投资者把其作为投资的重要参考,而含有“假外资”的北向资金不能准确地反映出真外资的投资和交易情况,将引发交易决策判断上的失误。

    另一方面,加大跨境违规活动的风险。一些内资穿上外资的“马甲”不乏有逃避监管的嫌疑,此前中国证监会披露的利用沪深港通账户跨境操纵市场被查处的案例也印证了某些“假外资”的目的不纯。这种行为不仅加大了监管的难度,也不利于沪深港通的健康发展。

    因此,监管果断出手清理“假外资”,不仅及时而且非常必要。随着对“假外资”的及时清理,“真外资”的投资环境将更加优化,同时,对投资者身份穿透监管的进一步加强,也是健全跨境资本监测和风险预警机制的重要内容,更是资本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的必然要求。

分享: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无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