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赣州金融网 作者:黄文彬 邱小宇 谢欢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9日
(赣州金融网讯)如何使现代金融生活的阳光普撒乡村大地,使广大地处偏僻地区的农民可以享受到应有的金融服务?“作为现代金融企业,为社会提供普惠农村金融的窗口服务是农信社义不容辞的职责。赣州市农村信用社始终把优质服务作为永恒主题,将文明、规范、高效的服务要求和标准嵌入到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不断提升服务的水平。”江西省农信联社赣州办事处党组书记、主任张耀平表示。
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2月底,全市农信社涉农贷款余额174.38亿元,比年初净增18.54亿元,同比多投放13.48亿元,占全市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的50%多,“六大”农业优势产业贷款余额26.43亿元,比年初净增2.7亿元,同比多投放4.37亿元。赣州市农信社已经发展成为我市县域及乡村机构网点分布最广、涉农信贷投放最多、农村普惠制金融服务贡献度最大的金融机构。
“信用社的百福惠民卡可随借随贷,用一天只算一天的利息,特别方便、实惠。”李启文是安远县镇岗乡富长村的个体经营户,2009年被评为“文明信用农户”,从事脐橙育苗、农产品运输、脐橙贸易。在生产经营中,李启文经常遇到资金周转的难题,当地信用社了解情况后,向他推荐了百福惠民卡。2010年4月,李启文顺利地拿到了10万小额农贷额度的百福惠民卡。有了百福惠民卡,李启文在乡下、县城和异地均随贷随用,资金周转如鱼得水。去年收入达到14万元,不但还清了贷款,还在县城买了新房。
和李启文一样,越来越多的赣州农民通过小额农贷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小额农贷已发展成为赣州市农信社客户数量最多、业务量最大、经营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的信贷品牌。在赣州市农信社金融支农的这盘棋上,小额农贷已经成为该社促进农民增收、实现脱贫致富的“主推手”。截至目前,全市农信社发放小额农贷31.79万户、金额43.24亿元,惠及农户86.28万户,仅2010年以来就累计发放小额信用贷款28.82亿元。
春耕时节,信丰县嘉定镇马路坑村陈家坑组果农陈玉喜用卡在ATM机一刷,立马取到了4000元购肥料的现金,满脸喜悦:“有了农信社刷卡机,取款用款方便极了!”这是陈玉喜在农信社对自助设施带来便捷、高效服务的切身感受。为了使农户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金融服务,市农信社在县城、广大乡镇新增存折补登机台、ATM机111台、存取一体机35台、电话转账终端3979台,自助服务设施达到4125台,位居全市各金融机构之首。目前,还开通了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农户支取存款、查询资金和转账支付。
随着农村金融改革加快推进,农村“金融地图”不断更新,农村金融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坚持商业化改革和市场化运作的同时,赣州市农信社还主动履行社会责任,消灭金融服务盲区,实现乡镇网点的全覆盖,率先在金融服务盲区通过新设标准网点、设立简易网点、布设转账终端等方式,积极为当地“三农”提供金融服务。全市农村信用社耗资近500万元先后在会昌庄埠设立分社,在安远新龙设立定时金融服务点,在寻乌龙廷、项山、丹溪等乡设立若干转账终端。此外,赣州市农信社建立了“一卡通”代发业务便捷通道,截至目前,代理财政惠农资金网点达到350个,共无偿发放财政惠农资金1772批次,代理笔数553万笔,惠及农户160余万户。
立足当地实际,针对农村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特点,赣州市农信社大力丰富支农服务内涵,积极创新信贷产品,不断延伸产品服务,先后推出了林权抵押贷款、农民住房贷款、农民专业合作社致富桥贷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百福惠民卡、文明信用农户贷款、大额农业信用贷款、农民工返乡创业贷款等一系列“三农”信贷品牌,有效满足了“三农”各层级的金融服务需求。
赣州市农信社积极推行“普惠制”金融,不断提升农信社服务的覆盖面,已发展成为农民致富的“金钥匙”,金融支农的“主力军”,取得了促进农民增收、农村信用社增效及地方党政满意的多赢效果。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