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理想双双否认将进行大规模裁员
来源:证券日报网 作者:龚梦泽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13日
近期,国内众多互联网公司大规模裁员引发舆论热议,而自带互联网基因的造车新势力也传出裁员的消息。
4月10日,有消息称,理想汽车将在2022年第二季度采用末位淘汰制度裁员,预计“裁员15%”左右,涉及产品和企业系统等部门,该裁员计划已经写入CEO李想Q2季度的OKR(目标与关键成果法)里。涉及裁员风波的还有小鹏汽车,传闻有小鹏汽车内部员工在招聘社交平台留言称:公司部门正在调整中,部分部门的裁员比例可能达到30%。
针对上述情况,4月12日,两家车企均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了否认。理想汽车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没有此事,裁员为不实消息”;小鹏汽车方面也首次对外回应称:“近期关于小鹏汽车裁员的传闻不属实。”
优化成本会实现盈利目标吗?
尽管关于造车新势力的裁员消息一时真假难辨,但来自中国网信网的数据显示,2021年7月份到2022年3月中旬,腾讯、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等12家大型互联网企业总离职人数已超过21万人。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造车新势力代表,烧钱换销量、“亏钱卖车”的大趋势并未真正改变,年交付量均接近10万辆的“蔚小理”至今仍未实现全年盈利。《证券日报》记者查阅三家车企财报显示,2021年,蔚来、小鹏汽车、理想汽车的净亏损分别为40.17亿元、48.63亿元和3.21亿元。
这其中,蔚来和小鹏汽车从未实现盈利,而理想汽车在2020年第四季度和2021年第四季度曾短暂实现盈利。这意味着,理想汽车距离实现全年盈利目标最为接近,而通过人员结构及成本支出方面的调整优化或将帮助其率先实现盈利目标。
“新势力们今年大概率会有相当比例的裁员。“中国乘用车产业联盟理事张秀阳向记者表示,裁撤的目的就是为了节约成本。“早期这些车企为了加快起步发展,挖人时开出了远高于行业水平的薪资待遇。如今业务进入稳定发展期,于是在人力上就有了更多地选择。”
据了解,2021年,小鹏汽车的CMO(首席营销官)熊青云、自动驾驶产品总监黄鑫相继离职;时至2022年,2月初理想汽车CTO王凯离职,成为理想汽车自成立以来,离开公司级别最高的管理人员;今年4月份,蔚来自动驾驶助理副总裁章健勇离职。此前,章健勇掌管着约400人规模的自动驾驶系统团队。
软件算法类人才成车企招聘重点
从财报数据上看,三家新势力车企营收、毛利增长同时,净亏损不断扩大的原因在于研发费用和销售、一般及行政费用居高不下。此外,近期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单车利润降低,也成为新势力们人员优化的另一主要原因。
2021年以来,原材料价格的大幅跳涨,令大部分新能源车企的产品销量和经营业绩走低。以蔚来汽车为例,4月10日,公司对外宣布,受今年以来全球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的影响,蔚来将对旗下产品价格进行上调。蔚来创始人、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李斌表示,原材料特别是电池原材料今年涨得太多,近期也看不到下降趋势。“本来想扛一扛,受疫情影响更扛不住了,涨价也是迫不得己。”
数据显示,2021年年初,电池级碳酸锂价格约6万元/吨,到了2021年年末,价格已经涨超32万元/吨,到了2022年4月初,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接近52万元/吨。
张秀阳认为,在疫情反复、原材料价格上涨、供应链不稳定等因素的叠加影响之下,新势力车企研发投入、产能扩张、营销推广的资金缺口将愈加明显。对企业而言,需要通过精简组织机构,裁撤冗余员工,减少薪资成本等降本增效的组合拳,来强化抵御未来竞争的风险能力。
同时,他认为,新能源汽车领域还将经历人员优化的“冰火两重天”:一面裁撤职级高的老人,一面启用高性价比的骨干新人。“如今新能源车企要面对的竞争对手已经不局限在汽车圈内。为了招贤纳士,软件算法类的高级技术人才将成为下一阶段的核心角色。
事实也如此,记者观察各车企已发布的招聘公告发现,无论是特斯拉、蔚来、小米、华为和集度汽车这些造车新势力、还是长安汽车、长城汽车、东风汽车、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等传统车企,招聘职位大致分为研发、业务和制造三大类,其中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方面的研发岗位已成为各大车企的招聘重点。
《证券日报》记者登录某招聘软件查询显示,截至4月12日,蔚来汽车共放出2156个招聘岗位,其中技术工种达到1164个,占比高达54%;小鹏汽车共放出1223个招聘岗位,技术岗位为624个,占比约为51%;理想挂出1492个职位,技术招聘为693名,占比达到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