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12日
4月11日,北京银保监局发布《关于做好辖内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要求,加大对吸纳新市民较多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各商业银行要积极对接北京市贷款服务中心,充分运用政务、金融、企业数据资源,批量挖掘仓储运输、批发零售、家政服务、文化旅游等行业的“首贷户”,填补吸纳新市民较多企业的信贷空白;优化“有贷户”服务,推广“随借随还”模式,加大续贷政策落实力度;主动对接中关村科学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等重点产业园区,优化信贷产品和服务,助力企业带动新市民就业。政策性银行、开发银行要稳步加大转贷款投放力度,助力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在加强对新市民创业的信贷支持方面,《通知》提出,各商业银行要聚焦批发零售餐饮等民生保障领域、自媒体等文创领域、IT设备和新材料等科创领域,丰富新市民创业信贷产品,加大信贷投放;要充分运用北京市政府的贴息、担保、风险补偿等融资优惠政策,针对不同创业阶段的新市民主体,合理设置费率,灵活安排还款期限,降低综合融资成本。创业担保贷款经办银行要对接北京市贷款服务中心,深化与融资担保机构合作,主动推广相关产品,优化业务办理流程及配套服务,并按规定免除反担保要求。
对于北京银保监局已经开展的相关工作,北京银保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威介绍,一是大数据驱动打通信息堵点,助力新市民“精准画像”;二是加大信贷精准投放力度,助力新市民“创业有为”。北京银保监局基于北京市贷款服务中心积极打造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新格局,建设集首贷、续贷、确权融资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融资服务平台,推动银行信贷精准投向小微企业,有力支持企业应对疫情挑战,持续吸纳和稳定在京新市民创业就业。截至一季度末,累计完成续贷审批1.33万笔、金额504.3亿元,为企业节约资金“过桥”成本约10亿元;累计完成首贷审批4.01万笔、金额1578.5亿元;绝大多数为小微企业贷款和个人经营性贷。同时,北京银保监局积极推进创业担保贷款增量扩面,助力新市民创新创业;三是严格农民工工资专户管理,助力新市民“劳有所得”;四是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助力新市民“住有所居”;五是创新产品完善保险保障,助力新市民“出险无忧”。
北京银保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近期将主要推动以下三方面工作:在大数据应用方面,继续打通监管和政务数据壁垒、丰富数据维度,在此基础上依法合规开展数据共享,助力银行保险机构利用大数据精准评估新市民信用水平,切实提高新市民金融产品定价的准确性和风险防控的有效性。
在保障农民工工资发放方面,一是对全市工程建设项目的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工资保证金账户标识情况进行排查,督导辖内银行加强开户管理,力争杜绝专用账户资金被违法查封、冻结或扣拨等情形。二是研究建立欠薪案件单位账户线上查询渠道,协助高效查处拖欠农民工违法行为。
在加大保险产品和服务供给方面,一是做好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经办工作,二是做好吸纳新市民较多行业企业的保险保障服务,组织研发针对快递企业及快递员的专项保险产品,同时继续完善现有产品的保障责任,为快递行业及从业人员提供更加完善的保险保障服务。发展旅行社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保险,推动使用保险替代现金或银行保函交纳服务质量保证金,减轻旅行社资金占用和负担,增强企业持续经营能力。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