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金融公司 >> 正文内容

祁连山业绩说明会:多措施缓解成本压力 2022年将销售水泥2300多万吨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02日

    2021年,水泥行业面对“需求减弱、环保能效加码、成本大幅上升、减碳创新投入”等诸多挑战,需求和供给均出现异常波动,行业效益总体水平同比有减弱。2021年,祁连山实现营业收入76.7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48亿元。相较于去年,虽有所下降,但依旧是公司历史第三好的业绩。

    对于业绩下降的主要原因,4月1日,祁连山董事长脱利成在公司业绩说明会上表示:“2021年度原煤采购价格大幅上涨,致使销售成本上升。同时,区域传统旺季暴发的新冠疫情,进一步压缩了盈利空间。”

    从需求端来看,全国水泥市场需求受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增速大幅趋降影响,呈现出“需求减弱,前高后低,压力加剧”的特征。从成本端来看,2021年,原煤价格暴涨,使水泥企业成本控制压力激增。中银证券研报显示,兰州、西安、哈密烟煤价格中枢2021年分别上涨36.8%、82.0%、44.3%。

    如何缓解煤价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祁连山表示,一是加强与甘肃省内靖远煤电、窑街煤电、兰阿煤业等国有煤企的战略合作;二是与新疆潞安、新疆能源、青海高泉及团鱼山等源头矿企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享受长协大用户价和相对固定的供应份额,提升长协兑现比例;三是通过节能降耗技术改造降低煤耗,缓解成本上升压力。

    此外,祁连山还与京东、西域等优质电商平台继续对接合作,标准工业品、办公用品全部实现网络式采购,有效降低了隐形采购成本和综合采购成本。

    谈及公司在西藏的产能布局,祁连山表示:“西藏中材祁连山水泥年产120万吨熟料生产线是公司运行海拔最高的一条水泥熟料生产线,2021年下半年投用,运行情况平稳,各项技术指标和消耗指标基本达到了设计预期。”

    截至目前,祁连山在甘肃市场占有率达45%,在青海市场占有率达23%。公司在甘、青、藏区域已经形成十七大水泥生产基地,在役20条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9个商品混凝土生产基地和3个骨料生产基地。“2022年将是公司在西藏市场第一个完整的销售年度,目前销售工作稳步推进。”公司进一步表示。

    记者发现,在业绩说明会上,股东回报、股东增持、节能减排等方面情况也是投资者比较关注的问题。

    在股东回报方面,祁连山仍旧延续了高分红态势。年报显示,祁连山2021年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5元,共计派发现金股利3.49亿元。2020年公司每10股派现金红利6.8元,派发现金股利5.28亿元;2019年公司每10股派现金红利5.8元,派发现金股利4.5亿元。

    在增持方面,祁连山控股股东中国建材已完成增持计划。中国建材累计增持公司1195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54%,增持均价为10.15元/股,累计增持金额为1.21亿元。截至3月29日,中国建材直接持有祁连山11472.2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4.78%。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增持计划从3月17日晚间发出到实施完毕,仅用了8个交易日。

    “双碳”背景下,节能减排成为社会和行业的共识,祁连山也正在向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迈进。公司不仅从管理提升、优化升级用能设备和提高余热的利用效率等方面降低能源消耗,同时还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目前大多数子公司都在使用工业废弃物。此外,公司还对天水公司开展了智能示范工厂建设工作,预计年底全面建成。

    对于未来是否会涉及新能源产业,祁连山表示:“我们也在考虑光伏、风电、氢能等新能源方面的发展,目前正在积极进行政策、环境等调查和研究,并与地方政府积极沟通、论证光伏发电、准备制作方案。若国家及各地方政策允许,会在条件成熟的地区范围的下属生产子公司厂区内计划组织实施。”

    展望2022年,祁连山预计水泥市场需求总体平稳,稳中趋降,且呈现先抑后扬,前弱后强的特点,价格有望在高位保持震荡调整走势,行业盈利能力仍将保持在合理区间。预计2022年将销售水泥2300多万吨,销售商品混凝土110多万方,销售骨料160多万吨,实现营业收入80多亿元。同时,公司将在质量效益、结构调整、创新能力、深化改革等方面不断提升,不断增强盈利能力,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分享: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无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