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深度视野 >> 正文内容

财政政策出手稳经济大盘 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启幕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22日

    3月2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的政策安排,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提供强力支撑。

    “此次国常会确定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安排,正式开启了今年大规模退税减税的序幕。”中国财政预算绩效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常会在全国两会结束后就推出增值税留抵退税具体政策措施,是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在积极财政政策方面的重要体现,也是进一步深化增值税改革、完善征缴制度的有益尝试,有助于更好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及功能定位,优化财税政策和资金配置,让我国企业从中进一步焕发生机活力。

    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退税近1万亿元

    会议明确,对所有行业的小微企业、按一般计税方式纳税的个体工商户退税近1万亿元。其中,存量留抵税额6月底前一次性全额退还,微型企业4月份集中退还,小型企业5、6月份退还;增量留抵税额4月1日起按月全额退还,阶段性取消“连续6个月增量留抵税额大于0、最后一个月增量留抵税额大于50万元”等退税条件。

    “把小微企业退税摆在最优先位置退税,既表明国家对小微企业生存发展的高度关心和重视,也体现了国家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对就业、民生、稳定的高度关注,将退税政策赋予经济、社会稳定等更为重要的内涵。”张依群认为。

    在他看来,增值税留抵退税速度明显加快,针对不同企业、行业特点按存量和增量设定具体退税时间表,这为企业提前做好资金筹措提供极大便利,为企业全年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让企业吃下了积极财政政策的“定心丸”。

    存量退税覆盖制造业等6个行业企业

    会议决定,对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6个行业企业的存量留抵税额,7月1日开始办理全额退还,年底前完成;增量留抵税额也要从4月1日起按月全额退还。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上述举措对于小微企业、困难行业及国家重点支持行业而言是一笔巨额的资金返还。一次性解决了它们多年所形成的留抵税额,不再占用资金,并形成了大额的现金流入,可谓力度空前。对于今年的逆周期及跨周期调节而言是重大利好,从而帮助企业恢复生产,增大投资,并激活市场活力。

    李旭红分析称,以上允许存量退税的部分企业甚至可以减少贷款来扩大经营规模,也充分反映了政府减税退税的力度空前,政府让利于民、助企发展的决心坚定。

    1.2万亿元转移支付资金支持基层

    会议决定,中央财政在按现行税制负担50%退税资金的基础上,再通过安排1.2万亿元转移支付资金设立3个专项,支持基层落实退税减税降费和保就业保基本民生等。其中,对新增留抵退税中的地方负担部分,中央财政补助平均超过82%、并向中西部倾斜。

    会议要求,建立资金预拨机制,逐月预拨、滚动清算,确保地方国库动态存有半个月的退税所需资金。加强资金监管和国库管理,确保退税资金直达市场主体、对地方的补助直达市县基层,对偷税、骗税、骗补等行为坚决打击、严惩不贷。

    财政部表示,首批支持小微企业留抵退税的专项转移支付4000亿元已于3月21日下午下达。

    当日下达的支持小微企业留抵退税专项资金将用于向小微企业退税财力保障提供现金流,为企业纾难解困,有效保障稳增长、稳市场主体和保就业。其他专项资金根据相关工作进度也将尽快下达。

    财政部还对地方财政部门提出明确要求,切实压实省级财政部门主体责任,要求各地抓紧制定细化到县区的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方案,重点保障小微企业留抵退税和县区退税资金需要,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置退税中出现的问题,保障退税“红包”及时落袋。在安排新出台留抵退税专项资金的同时,安排其他退税减税降费专项资金和补充县区财力专项资金,增强地方尤其是县区财力,确保县区财政平稳运行。

分享:

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无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