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银行 >> 正文内容

银行该如何留住新生力量?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14日

    在市场化竞争激烈的背景下,银行业无论是传统业务还是金融科技、绿色金融方面的业绩指标考核都在层出不穷、步步加深。对金融科技人才的渴求也是银行业激烈竞争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受疫情与监管趋严的双重压力,银行对一些成本收益不好平衡的业务进行优化或取舍。在人才的吸纳与运用上,更是希望能够将合适的人才招至麾下,激发最大的效用。

    随着招聘季的到来,频频出现银行人“出走”、银行工作成“围城”等话题。不过,仔细研究后,不难发现,伴随银行业务结构调整、年轻一代择业观的变化,银行业人员流动性的变化其实是正常现象。

    其实,年轻应届毕业生的离职,无论对银行还是个人来说,影响都不大。在这样的情况下,讨论银行业人才流失的问题,就需要“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有一种情况对于单家银行来说,确实算得上是人才流失。比如,当一些熟练的银行业务人员工作几年后,业务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却发现本单位晋升的空间不大。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员工就会考虑更换工作单位、寻求个人成长的新平台。类似此种情况的人员流动,近年在银行之间屡见不鲜,比如从大行跳到中小行担任部门领导,甚至是更高层级的负责人。

    对于个人来说,入行时选择岗位的重要性或许比是否选择银行来得重要得多。随着数字化浪潮汹涌而来,“机器代人”正在各行各业中发生,银行也普遍出现前台岗位减少、网点收缩或智能化转型、后台科技岗位增长的趋势。在这样的大趋势下,也难怪一些银行人对柜员职业发展的局限性直言不讳——“要么转行,要么去哪儿都是柜员”。

    挑战中永远孕育着机遇,银行机构寻求转型、业务寻求拓展的同时也有新设一些部门的必要。在这样的背景下,就会产生新的就业岗位,这就需要吸纳熟悉银行业务或者对该领域有经验的管理人员,以对自身业务进行升级与优化。由此也催生一些管理岗位,而且这些岗位往往待遇不薄,职务不低。

    不可否认的是,在职业选择越来越多元化的市场环境下,银行整体的用人机制存在固有的劣势。例如,每年有大量新人涌入,但中高层岗位较为稳定,新人缺少上升空间。加上银行业整体收入上下限较为透明,行业面临的压力有目共睹,而社会地位也不似早年间高高在上,许多人也基于自身的情况选择离开。

    从个人角度来说,个人上升空间也是职业发展的重要衡量因素,一是寻求更大的社会影响力,更高的工作平台,二是对薪酬也会有不同程度的追求。从记者了解的情况来看,有丰富工作经验的银行人去企业当高管,或到其他金融机构做管理层的人员也大有人在,这些现象在前一阶段并不少。

    留住人才的办法也很简单,无非是围绕待遇、压力、环境与晋升空间做文章。而对年轻一代的管理与过去相比,以引导成长和激发潜能代替过去更强调规范化管理尤显重要,银行也在采取提升薪酬福利、加大培训交流以及制订职业成长计划等措施来留住年轻人。

分享: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无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