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深度视野 >> 正文内容

加息迟缓究竟在为谁让步

来源:投资者报    作者:施路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8日

  面对通胀,央行再次选择提高存准率,而非加息。

  熟悉西方货币理论的人都知道:通胀应该主要依靠利率来进行市场化调节,而非存准率这样的数量工具。美联储和欧洲央行极少调整准备金率,提高存准率往往意味着对金融机构的放贷警示,有极其严厉的象征意义。

  中国货币政策调整反其道而行之,9调存准率,3调利率。2008年金融危机前的通胀情形并不及当下严重,但一年期存款利率达到4.14%,而现在一年期存款利率仅为3%。老百姓手中的钱已经在2010年2月开始“变毛”,而且通胀率与存款利率缺口还在不断扩大。

  通胀加剧,加息缓步,这与中国金融体系的负债结构有着莫大关系。金融危机过后,历经大规模信贷扩张和经济刺激计划,铁道部等国有部门、各类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大型国企成为负债主体,而私营企业和个人的负债比率明显下降。低利率实际上是在向这些准国有部门输送利益。

  关键问题就是利益分配

  中国目前仍处于汇率管制时代,尽管人民币小幅升值,但是其货币定价基本与外界隔绝。中国本轮通胀亦属于内生性通胀,长期产能过剩,物价全面上涨,只能定义为货币超发,央行没有管住资金闸口。

  如果把中国的间接融资体系比作一个存款者、一个资金中介和一个借款者的游戏,其中隐藏的利益关系更易理解。由于儒家文化影响,国人自古喜欢存钱,老百姓成为主要的资金供给者;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是资金中介机构;金融危机后国有部门成为主要借款者。

  在这其中,借款者和中介机构都是国有背景,他们都拥有强大的游说能力和政策主导能力。反观资金供给者虽人数众多,但集合起来的声音却最弱。借款者希望低成本融资,中介机构不愿放弃既得利益,他们只能将成本转嫁给存款者,即便通胀上行,也会尽量要求压低名义利率。

  价格变化意味着财富传导,资金价格变化也意味着利益在上述分配者之间传导。本轮通胀正将财富从个人和家庭转移至企业和国有部门,这是一个逆向再分配过程,从整体上中国再次倒向“国富民穷”。讳言加息,关键还是一个利益分配问题,是让民众承担成本,还是由政府承担,显然我们的政府当局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

  这种选择无疑非常短视,让老百姓财富缩水的同时,高房价和恶性通胀将使未来形势变得极为复杂。但这又是政府的无奈选择,因为很多准国有部门的经营现金流已经无法支持其负债,只能依靠通胀(或者说资产升值)来支持,铁道部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从公开数据中可以看到,从现金流看,2009年全部经营性现金流为1292亿,而2011年铁道部还本付息债券高达1400亿元,超过经营性现金流。有预计,2010年底铁道部负债2万亿元,按年利率6%,年利息支出就为1200亿元。2010年投资8000亿,2011年投资8000亿(大部分为借贷),未来如果进一步借贷,加上利率提高,利息支出还将进一步增加。

  准国有部门“绑架”全民

  目前,中国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大约10万亿,现金流和还本付息状况大致也是如此。现金流无法支付利息,只能靠资产升值解套。一面要求低利率借贷,一面要求通胀形成资产升值,这就是中国货币政策的畸形逻辑,准国有部门“绑架”了全民,超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最后还是需要全民买单。

  准国有部门的高负债率也增强了其“货币创造”的能力,大国企增加1块钱,可能可以顺利贷出4块钱,这样负债率也就80%,相对于民企和个人偏低的负债率,这样的“货币创造”无疑又放大了投资效果,他们的话语权更加强悍。

  中国目前的问题在政府部门过于短视,只管现在,不问将来。这也是中国刺激计划推进快、效果猛、退出慢的原因。官员们都愿意享受保增长的褒奖和经济刺激的成果,而不愿意承担退出时经济减速的责任。中国经济看似可以跨越周期,实则隐患严重。

  2009年、2010年危机阴霾逐渐散去,政府又不愿迅速退出刺激计划,希望继续享受高增长带来的自信。当时央行如果能够快速回笼货币,也不会造成如今全面通胀的结局。发出去的钱多了,实体消耗不了,房地产不让投,自然转让其他各类资产和资源型产品,全面通胀成为一个必然的结果,现在到了为疯狂信贷扩张“还债”的时候了。

  央行加息缓步,意在降低融资成本,防止资产泡沫被迅速刺穿。但是面对严峻的通胀形势,企业盈利也受到极大影响。2010年大中型企业盈利增长环比逐季快速下滑,而银行利润却增长无碍。

  《投资者报》此前曾多次呼吁进行非对称加息,银行让出部分利益,补贴储户,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然而我们碰到的又是一个强大的既得利益集团。

  加息缓步,存准率快调,造成银行流动资金空前紧张。此前央行上调存准率带来的银行间拆借市场利率急剧波动,说明银行“快被勒死”了,可谓收紧流动性的“休克疗法”。为今之计银行只有向资本市场要钱,A股不行就去H股,如今排队融资额已经超过1500亿。例如民生银行,甚至公然违背承诺,进行再融资。

  或许,我们可以进一步预计未来,银行大规模再融资后,可以有效满足存准率要求,而当通胀阴霾散去,存准率大幅下调后,银行又会涌现出抑制不住的放贷冲动。

  我们无法回避这些连环发生的短视行径,解决一个问题,往往意味着更大的隐患。总体来说,决策层应该更加果断,拖延和掩饰永远不能解决问题,只能让问题在时间的积累下进一步发酵。

  如果选择加息可以快速遏制通胀预期,舒缓民众财富缩水的焦虑。还有利于打下房价坚硬的外壳,抑制准国有部门的无效投资冲动,使政府职能转向民生和消费,彻底扭转中国投资依赖的经济结构。

分享:

来源:投资者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