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赣南日报 作者:曾艳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5日
“三个三”助推赣州加快发展转型发展
——全市理论工作者推动“三个三”工作深入开展专题座谈会部分观点摘登(下)
主持人:李晓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讲师团团长)
当前全市正在开展的“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治脏、治乱、治堵”“治庸、治懒、治散”(以下简称“三个三”)工作,是紧扣新时期做好群众工作、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加强社会管理与创新的一项具体实践。从实践的高度、理论的深度、全局和长远的广度,探讨“三个三”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实现思想理论与工作实践互动既是理论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也是进一步浓厚工作氛围,统一发展共识,凝聚发展合力,助推赣州经济社会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的务实之举。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希望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张建中(江西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
点睛
“三个三”活动,提高了农村居民的满意度,提升了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提高了广大干部的宗旨意识
中国共产党人在赣南这片红土地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高尚的品行创造了苏区干部“第一等工作”。去年以来,赣州结合实际,创新活动载体,在农村、城市、干部中开展“三个三”活动。这是新时期赣州各级领导干部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政绩观、事业观、工作观,以优良作风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共克时艰的生动体现。
“三个三”活动是我们党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集中体现。当前,赣州开展“三个三”活动的出发点是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落脚点是为了提高人民群众对各项工作的满意度,它集中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就是“三个三”活动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三个三”活动是苏区精神的传承发展。苏区精神,是党在领导创建、发展和保卫苏区革命实践中培育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三个三”活动过程中,赣州广大干部创新工作方法,调整工作思路,主动服务群众,传承和发展了以勇于实践、勇于探索、勇于思考、奋发进取为主要特征的苏区精神。
“三个三”活动是创新社会管理的具体形式。“三个三”活动反映了赣州当前社会管理过程中群众的主要利益诉求,抓住了农村和城市居民生产生活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抓住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过程中的主要动力。
“三个三”活动是推动赣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需要有一支能关心群众疾苦、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三个三”活动的开展,推进了农村建设,加强了城市管理,提高了干部工作水平。活动的开展对推动赣州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总之,“三个三”活动,提高了农村居民的满意度,提升了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提高了广大干部的宗旨意识。
邱小云(赣南师范学院副院长、教授)
点睛
“三个三”活动是建设“幸福赣州”的前提条件
“三个三”活动作的是民生文章,筑的是幸福工程,是建设“幸福赣州”的前提条件。
农村“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活动给力“幸福赣州”的关键在于做到“三化”:实在化、自觉化、常态化。实在化,即干部在活动中要实实在在地体察民情,实实在在地为民解忧,实实在在地解决矛盾,要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实实在在地享受到政策的阳光,实实在在地获得发展的成果,不能搞形式主义,摆花架子,作政治秀;自觉化,即“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活动要成为广大干部的自觉行为,不能因为是政治任务、组织规定而被迫无奈为之,应该做到“三心”:要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百姓着想,体察民情,体味民忧,体验民怨。要以心换心,真心实意为百姓办好事实事,办百姓最关心的事,把好事实事办到百姓心坎上。要凝聚人心,建立起干部群众鱼水关系,血肉联系;常态心,即建立起活动的长效机制,避免一阵风、走过场。这就要求建立起便于操作、利于统筹、富有成效的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要与基层政权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结合起来。
城市“治脏、治乱、治堵”关键在于落实“两个结合”:即制度管人和环境育人相结合,建设文明城市和培育文明市民相结合。整治市容环境不是面子工程,而是民生工程、幸福工程。打造整洁干净、井然有序、美丽温馨的城市,符合市民的切身利益,有利于提高市民的幸福指数。“治脏、治乱、治堵”要讲法治,严管重罚,公平执法,也要讲人本,堵疏结合,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要满足各类群众的需求,还应宣传教育群众,开展全民教育、全民参与活动,使政府的号召成为市民的自觉行为。
干部“治庸、治懒、治散”的目标就是要锻炼出一支有韧性、有思路、有激情、有贡献的干部队伍,使广大干部在坚持“民生为本”、建设“幸福赣州”的工作中敢于攻坚克难、善于创新思路、富有工作热情,能够大有作为。
陈昌保(赣州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点睛
“三个三”活动对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丢不得,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赣州开展“三个三”活动对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开展“三个三”活动最关键的作用是探索、整合、创造了群众工作的新理念、新机制。当今社会出现了许多新情况,群众工作必须敢于创新思路办法,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三个三”活动扩大了群众工作的外延,使群众工作全域覆盖、全域推进。“三个三”活动做到了弘扬苏区传统与创新群众工作思路相结合,促进干部作风转变与教育引导群众相结合,自上而下地宣传发动群众与尊重民意改善民生相结合,突出重点集中整治与建立完善长效机制相结合,群众工作内涵不断丰富。
开展“三个三”活动最重要的作用是创新了以人为本的实现形式,维护了群众的根本利益。“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集中力量解决关乎民生和长远的发展问题;城市“治脏、治乱、治堵”,关切群众感受,通过改变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让广大人民群众从中受益;“治庸、治懒、治散”,提高干部队伍的责任意识,促进干部始终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满腔热情做好服务群众的各项工作。
开展“三个三”活动最核心的作用是弘扬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密切了党群鱼水关系。在“三个三”活动中,干部将知识、政策、资金、技术带下去,将群众的诉求带上来,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干部带头遵守交规,率先垂范,强化自律意识;“治庸、治懒、治散”,让稳定在一线加固、作风在一线转变、成效在一线体现。“三个三”树立起时代的标杆,赢得群众的尊重和信赖,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何勇(市委讲师团副团长)
点睛
开展“三个三”活动,贵在感情上求真、工作上求实、方法上创新
深入推进“三个三”活动,并使之形成长期持久的效果,必须按照党的群众路线的一贯要求,结合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点、群众思想观念的新变化,做到在感情上求真、在工作上求实、在方法上创新。
在感情上求真。感情决定立场,立场决定方向、决定方法、最终决定效果。对群众没有真感情就不能站到群众的立场上,体察群众的感受,为群众谋利,真心实意地为群众服务。感情和立场有问题,做群众工作就会偏离方向,就会与民争利,所使用的方法就只能是哄、骗、压、拖,就会为群众所痛恨。所以,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就是对群众的感情要真。
在工作上求实。就是要多做使群众得实惠的事,而且好事要把它办好,办出结果和实效。千万不能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与民争利的工程。办事要务求稳妥、务必成功,而不能搞砸,给群众造成损失。这样,群众才会信赖我们。
在方法上创新。随着利益的多元化和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群众的民主意识、平等意识、竞争意识、权力意识不断增强,社会矛盾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纷繁复杂。所以,群众工作要在坚持树立党和政府以及干部诚信和法制形象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创新方法。比如变堵防为疏导、变治理为服务、变被动为主动,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等等。尤其要强调真诚和诚信,群众最看重干部能言行一致、说到做到,最忌干部当面拍胸脯、过后不理事。失去真诚和诚信的群众工作,无论方法多么高明,都将无济于事,因为你已经丧失了做群众工作的资格。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