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09日
日前,雄安新区举办2021年三季度重点建设项目集中开工仪式。集中开工的21个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21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0亿元。雄安新区自成立以来已4年有余,其高标准、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
根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21年10月8日,债券方面,作为新区城市建设开发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与运营者的中国雄安集团有限公司2018-2020三年间共发行债券25.5亿元。
河北金融学院党委书记杨兆廷教授表示:“与雄安新区建设实际所需资金数额相比,发债规模目前占比较小。雄安新区产业发展的支撑,一方面需要资金的支持,另一方面需要国家对雄安新区给与政策的支持。真正要实现经济发展,还需要雄安新区自身形成发展的动力。”
多元投资主体支持雄安新区建设
雄安新区的成立是推进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积极稳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但是不可否认,雄安新区经济基础仍十分薄弱。成立之前,雄安新区GDP为200.5亿元(2016年),同年深圳和浦东新区GDP分别为19500亿元和8732亿元。
经过几年发展,2020年,深圳GDP为27670.24亿元;浦东新区13207.03亿元,雄安新区GDP(2019年)215亿元。其中雄县103.3亿元、容城县54.3亿元、安新县57.4亿元。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二级教授孙久文对《证券日报》记者谈道:“雄安新区的高质量发展,亟待解决其定位高与基础薄弱、人从哪里来、公共服务先行、建设资金来源、房产使用等方面的问题。”
“雄安新区的建设不能仅仅靠政府投入,更要引入多元投资主体。”孙久文说道,应重点探索新区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长期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研究提出相关具体支持政策,对新区相关交通、生态、水利、能源、公共服务等重大项目给予支持;引入融资和产业基金等模式;迁入大型企业带入大量资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雄安新区重大项目;发展绿色金融,发行绿色债券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区域经济室主任、研究员叶振宇表示:“雄安新区的建设需要解决钱从哪来的问题。在不靠卖地生财、以地招商、以地融资的背景下,雄安新区可探讨发行特别国债、雄安集团上市、发行专项债券以及通过多主体如银行、保险、基金等多融资渠道之路”。
值得一提的是,在雄安新区的发展定位中,有一项是要建设绿色生态宜居的新城区。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碳金融作为一种创新型的金融领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
杨兆廷表示,雄安新区要建设绿色生态宜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城,离不开碳金融的支持。当务之急就是需要探索一条可持续、市场化的长期稳定投融资机制,发展碳金融及生态环境类金融衍生品,支持企业将预期碳减排量进行转让或衍生融资,可以为新区建设和生态修复提供可持续发展资金。
强化周边联动发展
雄安新区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辖区覆盖了容城、雄县、安新三县。除三县的县城城镇化程度较高外,其余地区基本以农村和耕地为主,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总体上看经济社会发达程度较低。
孙久文表示,“雄安新区与保定城区具有天然的联系,未来要进一步加强这种联系,实现一体化发展。应聚焦交通、生态、产业、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实现区域发展的协同突破。此外,要强化与北京中心城区的联动发展,创造大量的创业和就业机会,从全国吸引人口向雄安新区聚集;同时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引导区域公共服务资源的协调发展,并引入多元投资主体,优化房产资源使用,建立区域房地产市场的联动调控机制,实现协同、绿色、一体化发展。”
此外,孙久文强调,当前雄安新区已经进入大规模建设时期,不久就会有大量的建筑落成使用,如果不能在此之前拿出可行的方案与政策,临时抱佛脚,出现混乱就不可避免。总之,房产是城市的最基本的资产,新城市建设起来之后,管理房产是一个最基础的城市管理项目。
在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院长黄剑辉看来,雄安新区的建设是我国对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有益探索。以雄安新区为纽带带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未来可以重点加强与北京海淀区、保定主城区的战略协同;另外可以研究规划、打造一个命名为"燕赵之窗"的传统文化主题公园,提升雄安新区知名度,推动雄安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对于雄安新区未来发展方向,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主任张可云教授表示:“雄安新区建设应立足于规划定位,发挥创新驱动与协调开放的示范区引领作用,同时瞄准全球定位,引领全球产业与技术潮流。”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