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银行 >> 正文内容

紧贴北交所 银行打响“专精特新”客户争夺战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13日

以新三板精选层为基础建立的北京证券交易所完成注册后,很快就有“聪明”的银行紧盯这个热点。

 

近日,北京银行在服贸会上宣布,该行在北京地区服务新三板企业541家,服务覆盖率达到56%;服务北京地区精选层、创新层企业占比75%。

 

“服务”这个词内涵很广,可以是开立对公结算账户,或是代发工资账户;可以是一笔贷款或授信,是债承等投行服务,甚至也可以仅仅是对方买过自家行一笔对公理财。但紧贴热点的表态很重要,可以让市场各方对银行如何分享北交所成立带来的红利——尤其是服务“专精特新”客户,有更多认识。

 

为此,证券时报记者展开调查,了解各银行为成为“专精特新”客户的主办银行是如何出招的。

 

发力“专精特新”客群

 

目前,新三板挂牌公司达7281家,其中精选层66家,创新层1248家,基础层5967家。据了解,处于“专精特新”企业扎堆、产业新、技术尖、民营经济活跃的区域,都较早针对科创金融进行专营部署。

 

北京银行、杭州银行相关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介绍了相关经营进展情况。其中,截至9月10日,杭州银行服务浙江地区新三板挂牌企业365家,服务覆盖率达58%。服务浙江地区精选层、创新层企业占比70%。

 

而北京银行对在北京当地挂牌企业的服务覆盖率则是56%;服务北京地区精选层、创新层企业占比75%;服务全国精选层、创新层企业占比22%。

 

证券时报记者从北京银行获悉,该行对“专精特新”领域的重点服务对象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具有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型企业。针对这些企业量身定制包括结算、融资、投行、并购、代发工资、财务顾问等服务在内的综合性金融产品服务方案。

 

记者调查获悉,头部区域中小银行对属地新三板挂牌企业的覆盖率普遍较高,做到了较为有效的获客。

 

与此同时,部分经营稳健、财务表现较好、信用风险较低、创始人和管理团队稳定的挂牌企业,各银行都盯着主动上门服务。因此,不排除一些银行对优质客户提供“过度”的服务。那么,如何成为这些企业的“主办银行”,是银行竞争的关键。

 

截至目前,工信部已经审评、选拔出三批共计492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中高端产业领域。其中,现在只有约300家在A股上市,更重要的是,还有大批上市公司可以分拆旗下业务。

 

对于银行来说,因果关系并不是因为北交所成立了,新三板客户才变得重要,而是一直以来“专精特新”客户就很重要。北交所上市企业的募集资金专户是否在自家开立、代发户能否在自家开立、自家是否是这些客户的主综合金融服务提供商——这些都是对银行“商行+投行”布局成效的检验。

 

传统审贷逻辑生变

 

“专精特新”是什么?对于银行来说,是有公司估值、有核心技术、有优秀经营团队、有风险资本参与的优质客群。

 

这意味着,银行在前期为它们提供基础信贷服务的时候,就必须从传统的紧盯财务报表的审贷模式,向判断企业成长性的审贷模式转型。而且,这些成长性好的企业主融资渠道不一定只有银行信贷,它们还可以极大地借力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

 

事实上,这也是对监管政策与导向的一种呼应。9月8日,央行发布的《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2020年)》中明确强调,要发挥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投早投小的作用,降低小微企业挂牌融资门槛,支持符合条件的“专精特新”企业开展直接融资。

 

央行还指出,“持续探索投资与信贷、保险等的有机联动,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转变对‘专精特新’企业的价值评价方式,以投资眼光综合研判企业价值,以及更好发挥知识产权在企业融资中的增信作用。”

 

越来越多银行注重FPA(客户融资总量)这一概念,它是除传统信贷外,包含股权直投、自营投资、债券承销、撮合交易等非传统融资模式的一种说法。

 

招商银行计划在这场检验中,拿出漂亮的成绩单。招行相关人士告诉证券时报记者,除了账户开立、工资代发与公司信贷等传统金融服务,招行向新三板企业特别是精选层企业提供的综合金融服务,聚焦于四类需求:

 

一是聚焦企业债务融资需求,结合融资场景,为企业提供选择权贷款、投联贷、医保贷、政采贷等针对性强的创新信贷类产品;

 

二是聚焦企业股权融资需求,提供新动能基金直投、股权撮合等服务,探索为企业引入战略或财务投资者,扩充企业资本规模;

 

三是聚焦企业人事、财务等基础管理需求,将企业服务工具全面数字化;

 

四是聚焦企业个性化的需求,推出股权激励系统及融资、薪酬计划、企业年金、VIP闪电贷、云端私享等增值服务。

分享: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无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