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高层声音 >> 正文内容

工信部正牵头制定“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 专家:市场规模有望超万亿元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13日

    9月10日-13日,2021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举行。在9月11日的2021世界机器人大会“领航峰会”上,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连续八年稳居全球第一。工信部正在牵头制定“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下一步要突破机器人系统开发等共性技术,研发仿生感知与认知等前沿技术,推进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提高机器人智能化和网络化水平。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联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进一步完善产业技术创新链条。

    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发展机器人产业,有利于打造我国制造新优势、推动工业制造业转型升级,对于建设智造强国、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机器人产业是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发展并重。从工业机器人来看,作为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石,工业机器人是制造系统中最重要的智能制造装备,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逐步加重,制造业成本增加,制造的各个环节都将用到工业机器人,有助于解决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难问题。

    “从服务机器人来看,中游制造业成本增加,向下游服务行业转移,服务机器人可以提高银行、商场、旅游和餐饮等服务业的生产工作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同时在居民家用、医疗、养老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还可以极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吴琦补充道。

    值得关注的是,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机器人产业规模从2016年的204亿美元持续增长到2019年的306亿美元,年均增长14.5%。机器人产业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辛国斌表示,目前国内在机器人整机、零部件和系统集成等领域形成了一大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埃夫特、天智航等企业陆续登陆科创板。资源和创新要素加速向机器人产业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地区集聚。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等优势地区机器人产业集群加速发展壮大。

    “工业机器人方面,我国具有完整的工业制造体系,工业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为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吴琦表示,随着与人工智能、5G、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机器人产业将加快步入智能化时代,市场规模有望超过万亿元。

    对于目前制约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难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刘向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我国机器人产业迅猛发展,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随着工业互联网广泛布局和智能制造加快推进,预计工业机器人仍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前景,下一步关键是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在五轴以上机器人产业加大研发创新。同时拓展机器人的应用场景,逐步由生产领域转向生活消费领域。

分享: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无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