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券商研报“奇思妙想”应有边界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1年08月25日

近日,部分紧跟流量上市公司的券商研报获得了褒贬不一的流量聚焦,包括从终局思维出发对上市公司40年后业绩的“远瞻”,以及对个股估值“三万亿元从头越”的研判等。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其关注的核心在于,这些充满了“奇思妙想”(奇特的思考角度、美妙的“钱景”预判)的券商研报究竟靠谱吗?

 

如果从监管要求角度来看,研报整体必须是靠谱的。根据监管定义,证券研究报告是指“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对证券及证券相关产品的价值、市场走势或者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形成证券估值、投资评级等投资分析意见,制作证券研究报告,并向客户发布的行为”。同时,监管规则明确要求,“研究方法专业审慎,分析结论具有合理依据”。

 

但如果从市场实践来看,研报在个体质量上确实差异很大。为加强对发布证券研究报告业务自律管理和证券分析师声誉风险管理,中国证券业协会去年5月份对相关执业规范和执业行为准则进行了修订。此外,去年多家头部券商因研究报告违规而受到监管部门处罚。

 

在对于研报靠谱还是雷人的争议中,支持研报观点的正方希望从研报中看到投资趋势,而反方则注重研报的逻辑是否禁得住推敲和时间检验。正反双方看似各执一词,其实共同的诉求是寻找到市场中真正的“投资价值”。

 

作为A股市场中毫无争议的变量,投资价值其实是有明确边界的。它需要标的、时点、价格和投资行为等因素的配合。对应上文所说的“预测40年后业绩”而言,无论其预测结果是否靠谱,用终局思维来指导目前的投资是明显的时效错配。

 

简单来说,价值投资所指导的长期持有,并不是一根单纯向上的直线,期间必然经历的曲折复杂,也不是绝大多数投资者所能负担的。更何况,40年的远观,对于目前只有31岁的A股市场而言,确实不是非常理想的观测维度。

 

因此,在笔者看来,券商研报的预测,并不是对趋势判断越远越好,即便是“奇思妙想”,也应该严守边界思维,真正做到方法专业审慎、结论有理有据。

分享: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无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