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赚快钱会越来越难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1年08月17日

一个多月前的某天深夜,一个旅居国外多年的朋友突然在微信上“跳出来”跟老徐打招呼。一番天南海北的聊天之后,朋友随口打听A股市场中某个上市公司的情况。

 

老徐当然惭愧得很,对股票的钻研精神不太够,市场中几千家上市公司,哪家的情况都得现翻“F10”。朋友显然也没太上心,说自己已经翻过“F10”了,“感觉就是一个‘小破’公司”,也万里迢迢主动找上门,说想投资某某(具体行业也隐去),“号称投资规模还很大”。“找到我咨询、做方案”,“但给人的感觉像骗子”。

 

第二天,老徐就忍不住翻了一下这家公司的“F10”,翻来捡去、捡去翻来,无论是按照行业、技术标准,还是按照经营、财务标准,这家公司虽不至于“小而破”,但戴一顶“平平无奇”的帽子应该还是合适的;再看看股价走势,虽然价格坚挺,K线走势很不错——刚刚突破所有均线压制,但相较于100多倍的市盈率,这样的走势就存在两面性;再说,原本就是八字一撇还没影儿的事,对公司、对股价的影响肯定都还谈不上——即使将来八字真写完了,又能怎样呢?能在多大程度上对公司业绩产生正面影响,虽然不太好说,但从中企对外投资的经验看,前景似乎不乐观。

 

认知显然限制了老徐的想象力。

 

“好奇害死猫”。几天之后再看这只股票,股价暴起、超过50%的涨势,把老徐吓了一大跳。再想起这只股票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月之后了,饶是老徐见多识广,还是被超过两倍的股价涨幅惊到了。惊吓之余,再三琢磨,得出的结论就是,公司准备到海外投资——这个八字一撇还没影儿的事情在其中“作怪”,因为公司所处的行业板块,虽然前景一片光明,但阳光普照之下,这只“小破”股票,似乎也实在没别的理由比同行表现得更“激动”。

 

类似的信息被泄露,总会被有心人充分利用。这个认知是被市场反复教训出来的。从投资逻辑上分析这件事,在信息披露没有实质性利好的情况下,一只股票的价格突然飙涨,起码涉嫌存在两方面的严重问题,其一,如果确有实质性利好未发布,买入股票、拉涨股价者,恐怕就涉嫌内幕交易;其二,如果公司根本没有实质性利好,股价暴涨纯粹是“霸王硬上弓”,那么在其间上下其手的人,恐怕就涉嫌操纵市场、操纵股价。

 

无论是内幕交易还是操纵市场,都是动摇市场基础的大问题,对这种违法违规行为,应该零容忍。打击这类行为,应该形成一种机制,即在没有相关信披的情况下,只要股价莫名其妙地暴涨,就会触发监管反应,全面、深入核查其中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只要有持续深入的核查、及时且足具分量的打击,欲凭此牟利者总归会有所忌惮,市场环境就有持续改善的希望。

 

当然,在这类股票莫名其妙暴涨的过程中,也确实存在大量貌似无辜的跟风者,搭顺风车、刀口舔血。就本质而言,正是这类投资者的存在,为宵小之辈提供了生存土壤,使其能够利用资金、信息优势,上下其手、牟取不当利益。如果投资者都尽可能地理性一些,远离这种“莫名其妙”上涨的股票,别人想割你的韭菜,恐怕难度也很大。

 

让人庆幸的是,这只“高飞”起来的股票已经被“捆住”了骄傲的翅膀——被停牌了。最后会有一个什么结果,有没有内部信息、内幕交易,还需要等监管部门最终的结论。但目前可以明确的是,如此“操作”一只股票,已经不合时宜,最终也很难脱身;赚快钱的想法和路数,即使在“钱多多”的证券市场,恐怕也会越来越难行得通——许多条件已经改变了。

分享: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无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